首页 > 文史

蜀山当时还有余力。刘禅为什么选择投降?

据王隐《蜀记》记载,蜀汉投降时,“领户28万,男女口94万,带甲士兵12万,官员4万,米40多万。”

说明蜀汉还有10万多名士兵,除了诸葛瞻率领的成都机动部队在绵竹被邓艾全歼外,绝大多数部队都成立了。

[img]506394[/img]

当时有人建议刘禅投靠东吴,依靠东吴的部队抵抗魏国。也有人建议刘禅躲在南方南方,将军霍毅在南方还有几万军队可以抵抗魏军。而且现在邓艾的部队不多,真正的军队是钟会带领的,被姜伟拦截在剑阁。

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晨认为,父子俩应该继承刘备的遗产,誓死保卫成都,并在这里与邓艾作战。然而,刘禅并没有听从上述任何建议,而是听从了当时儒家大师乔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

[img]506395[/img]

看到父亲如此“懦弱”,刘晨深感羞辱,于是在祖父刘备的庙前哭了起来,杀了妻儿,然后自杀,发誓不做投降者。

汉晋春秋说:后主将从乔周之策出发,北地王陈怒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姬,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接受,然后送西慢。是日子,陈在昭烈寺哭泣,先杀妻子,再自杀,左右都是泪流满面的人。

刘禅此刻也是骑虎难下。

首先,成都没有能领兵打仗的将军。

其次,主力军是姜维指挥官的大军防守剑阁,南中霍毅军队防备少数民族,永安罗宪军队防备东吴。

成都第一波军队由廖华和张毅率领,北上协助姜伟防守剑阁。第二波军队由诸葛瞻的父子率领,在绵竹与邓艾的战争中被歼灭。城市里很少有留守部队,估计不应超过5000人。

朝中益州的当地人主要是乔周的建议。事实上,这些“当地士族”并不关心统治者姓刘、曹或司马。就像赤壁战争前江东文人投降一样,他们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家庭利益。即使他们投降,他们也可以成为官员,他们也不愿意抗拒,并建议后主投降。

[img]506396[/img]

我上面提到过,蜀汉投降时剩下的“米四十多万斛”。

你可能对这个数字没有任何概念。我们可以根据邓艾在淮南屯田时的记录来看。

淮上有三千万斛,这是十万之众五年食。《三国志邓艾传》

3000万石斛粮食可供10万军队食用5年。相比之下,1万军队每年需要60万石斛才能吃到粮食。此时,蜀汉只有40万石斛粮食。成都的粮食不应支持留守部队抵抗超过三个月。

说刘禅投降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蜀汉还有余力投降,包括蜀汉官员在内的刘禅还有“筹码”。魏国皇帝或司马昭将优待这些投降者,以安抚蜀汉人民,为东吴树立“榜样”。如果你真的在最后一个士兵失败的时候投降,你就没有“议价能力”。

刘禅看到诸葛总理一生都在努力工作,但他没有恢复中原。此外,在看到姜伟几次惨败后,他已经50多岁了,他对北伐的信念早已丧失。与其冒险,不如投降,做一个安乐公,安度晚年。

这就是为什么蜀汉在还有余力的情况下选择投降。


蜀山当时还有余力。刘禅为什么选择投降?蜀山当时还有余力。刘禅为什么选择投降?

,,,,,,,,

  • 蜀汉能臣廖立:因批评刘备的战略决策而被免职
  • 蜀国官员批评关羽免职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国有廖化,所谓“蜀国没有将军,廖化是先锋”。事实上,蜀国还有一个姓廖...

  • 刘禅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如何?
  •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如何?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关系的和谐与美好得到了历代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最理想、最完美...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为什么刘备看不起优待自己的刘巴?刘备怎么想?
  • 根据常识,由于刘巴选择离开自己,阻止刘备进入四川,刘备自然应该感激和报复,杀死刘巴。但刘备没有。刘备进入四川后,为了...

  • 刘备为什么一辈子逃跑:刘备接受衣带诏书后为什么潜逃?
  • 为了除掉曹操,汉献帝被曹操绑架,秘密发布了衣带诏书,号召朝廷忠义之士起兵反对曹操。刘备接受衣带诏书后为什么潜逃?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