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通缉令只有画像和一句话 为什么罪犯很难插翅难逃?

古代通缉令,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见过通缉令,这在打击犯罪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现在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罪犯真的很难消失。

此外,如果你外出买票,你将有严格的实名制登记。一旦罪犯买票,他们将立即引起警方的注意。这也是信息时代带来的极大便利。

[img]504854[/img]

但也有人问,如果古代没有相机,古代的通缉令能抓住人吗?在古装电视剧中,古代的通缉令都是肖像。如果你以这种方式比较一个人,如果你不仔细看,你根本看不见。你能抓住人吗?

事实上,我们不一定知道的是,除了囚犯的肖像,古代通缉令的结尾还有一句话,那就是罪犯无法逃脱。为什么?

[img]504855[/img]

事实上,电视剧中没有胡说八道。古代通缉令上的肖像确实只是一幅肖像。因此,有人说,如果囚犯改变发型,甚至打破相貌,难道人们认不出来吗?

正如上面提到的,通缉令的结尾还有一段话:提供线索或直接逮捕囚犯,直接奖励白银,这句话“奖励白银”是最重要的一点。

当然,“赏白银百两”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只是一般通缉令下的赏金,绝大多数都是远远超过人们收入的数字。

毕竟,钱永远是世界上最有效的生产力。

[img]504856[/img]

那么,一百两银子现在相当于多少钱呢?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类比。在古代,普通人一年的收入只有十二银子,稍微有钱的就是十几两银子。
这样,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百两银子可以算是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收入,这对普通人来说一定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不难想象,只要通缉令发布的范围稍微宽一点,甚至可以吸引一群流浪的剑客,如果你熟悉武术小说,这个桥并不是一个很奇怪的桥。

[img]504857[/img]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通缉令不会大张旗鼓地贴在城墙或告示栏上,而是直接发给“保甲”(保甲是宋代的户口制度),在真实的古代,人们很少看到电视剧中围观通缉令的画面。

这一幕在电视剧中,无非是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当然看电视剧还是不需要仔细研究,一些无害的改编,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img]504859[/img]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指甲制度”一旦指甲收到通缉令,如果罪犯不被发现,指甲都会受到影响,从监狱到直接处死。因此,在“指甲制度”下,一旦发生事故,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罪犯追捕者”,没有人会拿自己的生命和未来开玩笑。

此外,除了奖励罪犯外,一些朝代还有加官进爵的奖励。可以看出,古代逮捕罪犯的效率可能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低。

具体例子可以参考电影《绣春刀》。古人的智慧和效率还是很高的。毕竟每个朝代都有想升官发财的古人。

[img]504860[/img]

另一件值得科普的事情是,虽然古代没有摄影技术,但为了识别居民的身份,早在战国时期就发明了一种木制身份证,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它。

然而,身份证一开始确实很粗糙,只记录了“肖像、身高、年龄”,但有人说,这些信息的收集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底的需要,自然不能从今天的角度来看。

[img]504861[/img]

以上只是非客观因素。在古代,没有“抓不抓罪犯”,而是“抓不抓罪犯”。只要朝廷愿意兴师动众,绝大多数罪犯都逃不掉。

如果你去大城市,一旦有外来人口进城,马上就会引起注意。毕竟“天干物燥,小心点燃蜡烛”的快速捕获是专门调查外来人口的。

[img]504862[/img]

如果你去一个小地方,居民可能会怀疑你是逃犯。一旦政府发现你是一名隐藏的罪犯,村里的人就会参与其中。因此,逃犯唯一的地方就是荒山,但在荒山中生存的难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毕竟,面对法治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即使在古代,王朝越强大,就越重视这一点。这是不变的规律。


古代通缉令只有画像和一句话 为什么罪犯很难插翅难逃?古代通缉令只有画像和一句话 为什么罪犯很难插翅难逃?

,,,,,,

  • 揭示中国古代佛教传承的推动者:佛教皇帝
  • 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王子。他看到了世界上的苦难,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早期在上层皇室...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