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称赞: 太傅勋德宏茂,我所敬仰,以光导洪训,镇静宇内。其中,太傅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到西晋初年的朝中重臣司马孚。他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曾在东汉朝堂担任京兆尹。比父亲更出名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懿的弟弟。从曹操时期开始,司马孚就跟随曹操,凭借才华先后辅助魏国五代皇帝、官至太傅。
[img]501986[/img]
当著名的“高平陵之变”发生时,司马孚还帮助弟弟司马懿控制首都,杀害曹爽同党,为司马懿建立伟大事业赢得机会。后来,他带领军队成功抵抗了东吴政权和蜀汉政权的进攻,为司马政权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很谨慎。自从司马懿掌权以来,他逐渐退出了权力的中心,从未参与过司马家族多次废除魏国皇帝。也许司马懿对他很好,西晋皇帝对他也很友好。
才华出众,辅助魏王
据历史记载,司马孚是东汉王朝京兆尹司马防的第三个儿子,司马懿的三个弟弟。他们的八个兄弟都很有才华,被称为“八达”。司马孚尊重温柔,对人和事有礼貌,从不与他人抱怨。他非常喜欢学习,即使在战争中被迫逃跑时,他仍然没有忘记学习。
当时,曹操的儿子曹植以其出色的文学天赋而闻名于世。他曾经一起挑选下属官员。司马孚听说后也去申请,最后被任命为文学大师。然而,曹植依靠才华和不羁的行为。司马孚也多次劝他,曹植一开始不接受。后来,他意识到司马孚所说的正确性,并向他道歉。后来曹丕继位后,他辅助曹丕,先是支持曹丕坐稳王位,后来又为他提拔了一大批真正有才华的人。黄初二年,刘备准备攻打吴国,孙权投降到魏国,承诺送儿子当质子。但没想到过来很久还没到,于是两国矛盾爆发,司马孚在其中扮演劝阻兵被释放。
[img]501987[/img]
黄初七年,曹丕因病去世。他的儿子魏明帝曹睿继位。如果他想再次使用司马孚,他问周围的人:“司马孚有他哥哥司马懿的风格吗?”他周围的人回答说,他们没有太大区别,都很有才华。所以曹睿说,在司马懿兄弟的帮助下,我还能担心什么?
就这样,司马孚被重用,担任度支尚书一职。曹丕时才设立官职,主要负责国家财政开支。从这里可以看出皇帝对司马孚有多信任,甚至这个关键职位也交给了他。司马孚对抵御外敌入侵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要想在战争中取胜,首先要做好一切准备。比如诸葛亮每次来袭,边疆的士兵都阻挡不了,需要重新调动军队。他们应该提前在边疆屯兵屯粮,以提高抵抗力。
甘露五年后,魏帝曹尚对司马昭的独掌权不满意,于是带宫人去讨伐司马昭,可惜在混乱中被误杀。其他大臣都不敢去处理皇帝的后事,只有司马孚急忙去,失声痛哭,说皇帝被杀是因为他的过错。于是上奏请求捉拿主谋。然而,曹魏政权的毁灭早已是既定事实,司马孚很快就帮助他的兄弟司马懿篡夺了王位,建立了晋朝。虽然他是开国功臣,但他总是小心翼翼,不给别人留把柄。
[img]501988[/img]
事实上,早在司马懿执政之前,他就很少参与司马家族和曹魏政权之间的对抗。在他心中,曹魏政权是他忠诚的对象。即使在他去世的那天,他也哭着表达自己的想法,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大魏大臣。
唐代著名政治家房玄龄曾对司马孚进行过这样的评价:安平风度宏伟,器宇优雅,内弘道德,外表忠诚。当一个高贵的人死去时,枕尸会流下来;当陈留在中国时,他会说再见和流泪。
司马孚作为晋朝政权建立的开国功臣,在朝廷中确实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他始终记得曹魏老臣的身份,从不过多参与晋朝事务。司马孚是司马家族培养出来的精英孩子,所以他必须把司马家族的利益放在主要位置,但他坚持内心的原则。无论如何,他心中仍然有曹魏的位置。
为什么司马孚能得到司马懿的善待,也能得到西晋皇帝的友好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