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封建皇帝来说,“赏金万两”真的是挥手吗?按照现在的金价比较,一克黄金是很有价值的。
古代皇帝经常奖励22000人,这是不可估量的,古代的黄金资源非常稀缺,采矿过程不同于今天,皇帝奖励这么大的数量,真的有点不合理。
[img]502238[/img]
为什么古代的“黄金万两”在赏赐中如此普遍?主要有三个原因。
这个“万两”不是另一个“万两”,古代的度量单位也不是固定的。
在一些古籍和今天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皇帝经常奖励一些英雄“万亩良田”或“万亩黄金”。看到这里,我不禁想知道“万亩良田”是合理的。毕竟,当时土地广阔,人口稀少,但“万亩黄金”真的很容易奖励吗?
根据古代的货币计量规律,我们可以知道一万两金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两金等于十二银,十二银等于一万文铜币。
[img]502239[/img]
如果皇帝的大手给了这么多奖励,那么国库就不能给空了。事实上,古代的计量单位“两”并不是固定的,重量也不同。从秦朝到隋朝,一两克甚至不到20克。换算出来,12000金大约等于现在的400金黄金。
直到清朝,一两克不超过40克。如果换算后有800斤左右,差不多一吨。一吨黄金的概念是什么?奖励一次,你的家人就被掏空了。
[img]502240[/img]
“黄金万两”不仅仅是指黄金。
虽然古代的“两”不是固定的,但即使金子富得流油,也受不了。显然,不仅仅是测量偏差,@ 这里的“金”也不仅仅是指黄金。先秦时期,金是用来指青铜的。
黄金在古代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象征着财富和地位,而不是一般的货币功能。先秦时期的黄金不仅指黄金,还有少数存在于皇室中。
[img]502241[/img]
直到秦朝,冶金工艺才得到改进,但它不是纯金,也与大量其他金属混合在一起。在这一时期,所谓的黄金都被铜钱所取代。如果它真的是一万两枚黄金,首先,当时的黄金储备并不多。
二是黄金作为地位的象征,皇帝不会一次奖励那么多,英雄不仅仅是一个人,所以奖励国库不是空的。
[img]502242[/img]
黄铜也可以称为金。
直到秦朝成立,秦始皇才统一货币,其中秦朝的一半是通用货币,直到明朝。虽然不同朝代制造铜币的风格不同,有些用实物作用于货币,但铜币是主要货币,黄金不仅指黄金。
也可以用黄铜代替。如果换算铜钱,会比黄金便宜很多。即使皇帝大手奖励黄金,也不用担心掏空国库。
[img]502243[/img]
在中国,黄金出现的时间也相对较长。黄金首饰早在商朝早期就出现了,其中一些出土的商代文物包括黄金首饰和金块。在春秋战国时期,富裕的楚国甚至以黄金为货币,可以说是嫉妒别人。
然而,在古代现有冶金技术的限制下,黄金的生产非常低。此外,提取过程非常复杂,已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拥有它。
[img]502244[/img]
结论:黄金一直是前后人不断追求的财富象征,在古代和现在都是如此。虽然现代冶金技术在古代是无与伦比的,但黄金的价值一直很高。这种特殊的金属以其稀有性和特殊因素成为人类文明史上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也许不仅仅是它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增值,更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美好追求所反映的精神需求。
古代皇帝经常赏金万两 皇帝真的有这么土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