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广阔的帝国,但却是一个享国98年的短命王朝。与汉、唐、明、清相比,其统治时间确实很短。一个统一的王朝有很强的生命力,但为什么元朝这么快就灭亡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元中爆发了严重的内乱。短短26年,九位皇帝被替换。怎么回事?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元朝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元世祖忽必烈和元成宗铁穆耳统治时期。从1271年到1307年,有36年的时间;第二阶段为1307年至1333年,持续26年;第三阶段是元顺帝统治时期,从1333年到1368年,持续35年。第二阶段是元朝皇位最动荡的时期,在26年里换了9位皇帝。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1307年,元成宗死于疾病,侄子海山继承了王位,即元武宗。然而,元武宗在位不到四年,1311年死亡,全年31岁。王位由武宗的弟弟李拉力八达继承,即元仁宗。元仁宗在位九年,35岁死于疾病。元仁宗违反了与兄弟的协议,没有把王位还给侄子,而是把王位传给了儿子。
1320年,元英宗硕德八刺即位。四年后,元英宗在前往首都的路上被杀,历史上被称为“南坡之变”。此后,忽必烈的曾孙也是孙铁木儿,即泰定皇帝。1328年,泰定皇帝因病去世,元朝爆发了元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与泰定皇帝之子阿速吉八之间的战争,历史上被称为“两都之战”。最后,图帖睦尔赢了,也就是元文宗。
[img]492516[/img]
然而,元文宗被迫让位于他的兄弟元明宗,但他秘密地开始杀死元明宗,然后他再次登基。然而,元文宗在位四年后就去世了,一年29岁。王位由元明宗的次子懿磷质班继承,但这个孩子在王位上只有53天就死了,只有7岁。1333年,元明宗的长子就位了,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
元朝中期,王位变化频繁,政治斗争激烈,内战爆发,直接导致元朝衰落。那么,为什么元朝中期会如此动荡呢?事实上,这件事应该归咎于忽必烈。他没有建立一个标准化和完整的继承制度,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1271年,忽必烈称帝。两年后,他登记了长子真金为王子。但真金早逝,于1286年死亡。
忽必烈没有选择立儿子,而是专注于皇太子真金的儿子。真金有三个合法的儿子,分别是长子甘麻拉、第二个儿子回答麻八拉和第三个儿子铁穆耳。忽必烈应该选择老板甘麻拉是合理的,但他把第三个铁穆耳作为继承人,矛盾就产生了。虽然铁穆耳继承了王位,但他英年早逝,没有儿子,王位的问题爆发了!
虽然元武宗继承了王位,但他是真金的第二个儿子。泰定皇帝是真金长子甘麻拉的儿子。因此,元朝中期的王位争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甘麻拉和后裔之间的争夺,另一方面是后裔之间的争夺。元朝的继承制度非常不完善,兄弟和兄弟经常出现,这也很容易造成问题。
为什么元朝二十六年间换了九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