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古代的长枪枪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无数著名的枪手。项羽、赵云、马超、岳飞、杨家将都是军队教练。他们会缺少几十公斤铁来制造一把纯钢枪吗?显然不缺。那么,他们为什么不为自己制造一把长长的纯钢枪呢?
古代长枪种类繁多,但基本上由枪头、枪杆、枪流三部分组成。
[img]492569[/img]
枪头:也叫枪尖。枪头由铁或钢制成,有利于穿刺。通常是四菱形的,有的是三菱形的。
枪杆:枪杆与枪尖相连。武将使用的长枪通常较短,约1.5米。骑兵冲刺使用的长枪和步兵拒马枪可长达3米。枪杆是木制的。木头是最好的。合木是软的,其次是软的,其次是蜡杆。枪杆的后端越厚,枪头越薄。枪杆应直而不曲,细而不软。
枪流:是枪头下的装饰品。枪流是由犀牛尾、牦牛尾和马尾制成的,大多是红色的。它的目的是在战斗中摇晃枪流可以迷惑对方的视线。
[img]492570[/img]
经过几千年的战场实战,古人总结了长枪的结构。战场上对长枪的要求不仅是硬的,更重要的是韧性。古代的枪杆要做成前细后粗的样式,就是要增加整个长枪的灵活性,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长枪在战斗中更容易控制。古代最著名的杨家枪法也叫暴雨梨花枪。用独特的方法刺出长枪时,枪头可以四处抖动,使敌人分不清枪尖刺向哪个部位。用硬纯钢枪绝对达不到这个效果。
[img]492571[/img]
木枪杆的灵活性也可以增加长枪挥杆时的力量,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尝试明显感觉到。两根长杆的长度和重量相同,灵活的长杆挥动力大于硬长杆,灵活的长杆挥动会增加灵活性带来的弹性。
[img]492572[/img]
另一方面,用纯铁制成的枪杆带来的重量不适合实际使用。我计算了一下,如果用纯铁制成的长枪全长200厘米,枪体粗3厘米,整个长枪的重量将超过30公斤。在战场上用30公斤或40公斤的武器挥舞是非常不现实的。即使你能挥舞,你也不能坚持几分钟。没有必要用青龙燕月刀重72公斤。毕竟,这是一部小说。
[img]492573[/img]
事实上,古代战场上的大部分武器重量都在10公斤以内,比如步兵用的木杆长枪,长度2.2m,重量一般在8公斤左右,普通士兵用的腰刀重6公斤左右,部分骑兵用的特殊长柄大刀重12-15公斤,但不适合长时间作战。
[img]492574[/img]
因此,在古代,没有纯铁制造枪杆的原因是钢铁产量低,节约了钢铁,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柔韧性好的木材制成的长枪更符合战场需求,性价比更高。
古代铁明明比木头硬。 古人为什么要用木制枪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