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辈出,将星璀璨,但有三位大将,每次出战迎敌,都戴着面具。他们为什么要戴面具?
[img]486727[/img]
一、胡再兴:
南宋抗金将领胡再兴戴面具只是为了鼓舞士气,而不是吓唬敌人。
据《宋史》记载,公元1219年,金人率兵南侵。胡再兴征召敢死的人戴着铁面具与金人对峙。最后,金人被吓得丢了盔甲,不战而逃。胡再兴一生都在与金人作战。每次他参加战斗,他都带头杀死敌人,以至于他死于劳累和疾病。
二、狄青
狄青,汉臣,出身贫寒,北宋名将,擅长骑射。因为脸上有刺字,所以被称为“面涅将军”。北宋时期,除了太祖和太宗时期的一些将军,没有优秀的将军出现。直到宋仁宗时期,狄青才诞生。
16岁那年,狄青代哥哥受苦,被刺面发配从军。在军中,有勇有谋,颇受赞赏,从一个小卒升到指挥史。公元1038年,作为延州指挥使,狄青英俊帅气。宋夏战争期间,他披着头发,戴着铜面具,恐吓敌人。他很胆小。他冲锋陷阵,勇敢地杀死了敌人,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后来,狄青获得了韩琦、范仲淹的垂青,被提拔为枢密使,成为最高军事长官。
[img]486728[/img]
狄青被重用,这让朝鲜的一些大臣非常不满。他们邀请宋仁宗,要求皇帝遵循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罢免狄青。起初,仁宗不同意,但后来他无法抗拒大臣们的反复诽谤。最后,他在1056年罢免了狄青,并要求他了解陈州。狄青在陈州工作后,仍然受到朝廷的怀疑,并一直派人监视。在这方面,狄青很沮丧,第二年就去世了,49岁。
三、兰陵王高长恭
兰陵王高长恭,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的第四个儿子,南北朝北齐的宗室和将领。生母地位卑微,兰陵王早年仕途坎坷,不受重视。直到557年才被授予通直散骑侍郎。第二年,他被授予乐城县开国公。从弟弟高殷到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来,他被任命为尚书令、尚书事、司马、太保、太尉等职。
[img]486730[/img]
根据《北齐书》和《北史》的记载:“外表柔和,声音和外表都很漂亮”,可以看出兰陵王温柔诚实,外表柔软,声音和外表都很漂亮,与其他男人不同,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为他很漂亮,在战场上很容易被鄙视,所以陵墓王命令人们做一个凶猛的面具,每次旅行,都戴上它来阻止对手。
[img]486731[/img]
兰陵战士戴着面具出征后,多次立功,尤其是在后来的山战中。高长恭带领500名骑兵进入周军的包围圈,直到金陵城下成功解围。到目前为止,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名了。士兵们为此讴歌他,也就是后世流传的《兰陵战士入阵曲》。高长恭虽然多么尊重谨慎,但他还是成功了,导致北齐后主高纬记仇,被后主高纬杀死。他只有33岁。
谁是古代带面具的将军? 他们为什么要戴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