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投降也是一项技术工作。技术的质量直接影响投降后的待遇。根据我见过的一些投降案例,我总结了这三点。只要我做得好,我就能在投降后得到最好的待遇。然后有人会问,技术差的人投降会怎么样,当然是被杀了。祖先说了一句话叫“留在青山里,不怕没柴”。战败投降是正常的,但在古代,投降实际上是一项技术。当你看不到“长平之战”时,赵军投降秦国,却被秦军杀死,这证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投降后得到好的待遇,但只要你做好这三点,你就能在投降后得到好的待遇。
[img]486133[/img]
第一点是选择合适的投降对象,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与生死有关。在1660年的巴社亚河之战中,波兰击败了俄罗斯,其中一名俄罗斯骑兵想向波兰骑兵投降。他认为骑兵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所以他跑到另一边投降。为什么要直接找有身份的人投降?俄罗斯骑兵知道波兰军营的仆人很残忍。他们从不接受投降。如果他们被有身份的人俘虏,他们不仅会无忧无虑地生活,而且会得到很好的待遇。在古欧洲,不向贵族投降是一种耻辱。
[img]486134[/img]
法国人绝对擅长选择投降对象。在欧洲百年战争期间的卢萨卡桥战争开始时,法国军队击败了英军,俘虏了大多数英国人。但在战争结束前,另一支英国军队来增援。法国军队认为他们无法抗拒。他们解放了刚刚被俘的英国军队,并向他们投降!法军认出了增援英军的旗帜,军队从不优待俘虏,所以法军宁愿向自己的俘虏投降。
[img]486135[/img]
第二点是投降者的身份,讲完外国奇葩投降的例子,讲中国的。明朝土木堡变迁时,蒙古瓦拉打败了明军。明英宗朱祁镇看到突破无望,肯定会被俘,就整理好衣冠盘膝坐下,等士兵俘虏他。一个瓦拉士兵看到朱祁镇想杀了他,但看到朱祁镇如此平静,他意识到这个人的身份一定非凡,所以他把他送到了首领赛罕王。赛罕王问朱祁镇的身份,但朱祁镇问“你是谁”。赛罕王得知朱祁镇的身份非同寻常,不仅降低了态度,还向他献上了各种美味佳肴。
[img]486136[/img]
最后一点是投降的时间,如果时间选择不好,往往是一个错误成为永恒的仇恨,遗憾。然而,在选择合适的时间时,宋朝的人仍然很有经验。北宋密州投降的梁山英雄非常擅长选择时间。这个时间是在金宋战争中,要求金人和宋军先战斗,赢了就投降。金人真的打败了宋军,密州也如期投降。
虽然如何强调投降技巧,也是“人为刀,我为鱼”,中国古代注重“杀俘不祥”,但从历史记载来看,杀戮从来都不是一个例子,如长平战争赵军、巨鹿战争秦军、官渡战争袁绍军,是教训。当然,即使投降挽救了生命,结局也不是很乐观,作为炮灰是最常见的结局。
为什么古代投降是一种技术活动? 投降投资好,待遇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