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汉晋之间的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220年,汉朝宰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名“魏”,历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刘备221年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孙权229年称帝,定都建邺,国名“吴”,史称东吴。其中,曹魏虽然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方,但曹魏的权力最终被司马懿家族篡夺。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祭拜魏明帝高平陵。曹爽将军、曹羲中国领袖、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事。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img]486305[/img]
当时司马师是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都城洛阳。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后,杀害了曹爽等人,掌握了曹魏的权力。在此基础上,曹芳等曹魏皇帝自然成为了像汉献帝刘协一样的傀儡皇帝。其中,作者今天要讲的曹宏,不仅是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曹魏最低调的皇帝。在曹宏之前,曹方经历了高平陵的变化,曹尚敢于攻击司马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曹壮虽然默默无闻,却最终被司马氏所厚待。
一
@ 曹壮,本名曹黄,字景明,出生于燕国都城蓟县(今天津冀州)七年(246年),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一度成为魏明帝曹睿托孤大臣的候选人,就曹丕的父亲燕王曹宇而言。但由于种种原因,魏明帝曹睿最终以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甘露三年(258年),曹黄被封为常道乡公(因常道属安次县管辖,又称安次县常道乡公)。曹魏第四位皇帝曹尚在甘露五年(260年)五月被司马昭手下杀害。
作为曹睿的继承人,司马昭决定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黄为天子,并派司马昭之子司马炎迎接曹黄。曹黄是曹操的孙子,与魏明帝曹睿同龄,也不是曹丕的直系后裔(当时曹丕还有直系后裔,比如曹尚的弟弟曹启)。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司马昭虽然杀君,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魏晋禅代的历史进程。然而,这无疑给了曹魏宗室势力致命一击,从而稳定了司马氏在曹魏的地位。
二
六月初一日,甘露五年(260年),皇太后郭氏(明元郭皇后)下令改名曹黄。6月初二,曹宏来到首都洛阳(今河南洛阳)。见到太后郭氏后,他在太极前殿登上了皇位。新年号是景元,他根据不同的头衔奖励了大臣们。因此,曹壮正式成为曹魏的第五位皇帝,也是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景元元元年(260年)6月初四,曹宏拜任司马昭将军为相国,封为晋公,食邑增加两个县,共达十个县,并加入九锡之礼。
[img]486306[/img]
对曹宏来说,他手里没有权力。他只能听司马昭的话,也就是说,曹宏和司马昭的关系类似于汉献帝刘协和曹操。除了将司马昭的书封为晋公外,曹宏还没有任何头衔给司马家族的所有子女,并给了他们数千万的钱和丝绸。当然,司马昭选择强烈拒绝。毕竟,有严重影响的事件,比如杀君。
三
曹壮之后,无论是曹芳还是曹尚,虽然没有权力,但在曹芳和曹尚身边,他们仍然有忠于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说,司马还没有完全架空曹芳和曹尚。例如,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命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谋废司马师,将夏侯玄改为将军。事情被揭露,司马师灭族。也就是说,曹芳和曹尚之前也可以对司马氏构成一定的威胁。然而,就曹宏而言,曹宏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手中没有权力,在大臣和将军中也没有权力,完全是司马的傀儡。景元四年(263年)五月,曹壮诏令诸军大举进攻蜀汉。
当然,魏灭蜀之战其实是司马昭发起的。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率领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省文县西北),穿越700多里荒芜的地区,凿山开路,袭击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再次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景元五年(264年)3月30日(公历5月2日),即蜀汉灭亡后,魏元帝曹宏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
四
@ 咸熙二年(265年)8月初九日,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继任相国、晋王之位。十一月十二日,司马炎正式篡位自立,建立了西晋,历史上被称为晋武帝,魏国自此灭亡。这时,曹宏面对司马炎,就像汉献帝刘协面对曹丕一样,不仅没有反手之力,还失去了反抗的斗志,默默接受了成为亡国之君的结局。11月14日,曹壮迁居金永城。曹壮出城时,太傅司马孚与他说再见,拉着他的手流泪说:“我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当然,当司马氏与曹魏利益发生冲突时,司马孚显然还站在司马氏一边。同年11月17日,晋武帝司马炎封曹壮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殿安排在叶城,给他用天子的旗帜,准备五点的副车,去魏国正朔,上书不当臣,受诏不拜的待遇。
在这方面,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曹宏的地位、待遇和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例如,在曹丕之前,蜀汉后主刘禅只被封为安乐县公,而就汉献帝刘协则被封为山阳县公。@ 被命名为陈留王的曹壮,可以说是得到了司马氏的厚待,不仅挽救了生命,还成为了西晋王朝之下的诸侯王。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曹壮在陈留封国去世,享年58岁,朝廷为他上了元皇帝的头衔,后人称之为“魏元帝”。至于曹魏最低调的皇帝曹宏,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道:“陈留王恭己南方,宰辅统政,仰望前风,鞠躬禅宗,于是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作宾于晋,比山阳还要好。”
曹壮:曹魏最低调的皇帝,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