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用《襄阳记》记载:刘备访问世界是司马德操。德操说:“儒生俗士,你怎么知道时间事务?知道时间事务的人关心英俊。这里有自己的伏龙和凤凰雏鸟。”问谁,说:“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当刘备要求司马徽推荐人才时,司马徽,即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通两位人才。
在此基础上,《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一度形成了“伏龙凤雏,能安天下”的说法。然而,无论如何,这表明庞统是与诸葛亮同名的顾问。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汉的顾问中,还有一个奇才可以和庞统同名,那就是廖立。然而,廖立最终被诸葛亮废为平民,诸葛亮死后哭了。为什么?
一
@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曾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也是赞扬世界的人。”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心目中,廖立是与庞统相比的奇才。廖立是武陵县临元人。赤壁之战后,刘备获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听说廖立是当地的奇才,就征召廖立为州工作。不久之后,不到30岁的廖立被刘备提拔为长沙县的太守。
当时刘备只有荆州的几个县,廖立可以成为其中一个大县的太守,足以体现廖立在刘备势力中的地位。相应地,跟随刘备多年的赵云只是桂阳县的太守。因此,这也直接体现了廖立的才华,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刘备率军进入益州后,孙权派使者到荆州,顺便问一下荆州的人才情况。诸葛亮认为廖立和庞统都是楚地的顶尖人才。
二
因此,很明显,在诸葛亮心目中,廖立是一个与庞统相当的人才。然而,正是诸葛亮亲自结束了廖立的职业生涯。可以说,他成功了诸葛亮,失败了诸葛亮。建安20年(215年),湘水划界后,廖立所在的长沙县被东吴占领。廖立回到宜州。刘备让他担任巴郡的太守。建安24年(219年),刘备为汉中王,并征召廖立为侍中。
[img]476062[/img]
在汉代历史上,一旦文武大臣被授予侍中一职,就意味着他们可以进入宫殿参与事务。换句话说,廖立在侍中一职,意味着他得到了刘备的进一步信任。刘备三年(223年)去世,刘禅继位为帝,廖立被调任长水校尉。值得注意的是,后主刘禅只给了廖立一个不太重要的长水校尉,这使得廖立的官职远不如诸葛亮、李燕等人。
三
因此,廖立不仅闷闷不乐,抱怨,甚至直接指责刘备、关羽等人。例如,廖立认为刘备不应该发动汉中之战,而应该与东吴争夺荆州。此外,廖立还批评关羽勇敢无谋。而且,廖立还认为蜀汉任用的人都是平庸的人,也就是说,他暗示自己的善良被埋没了。在这方面,在我看来,廖立的言论冒犯了蜀汉,如指责刘备和关羽,这让刘禅、关羽、张飞等后代和下属非常生气。
至于认为蜀汉任命了平庸的人才,那么朝廷上的文臣和将军自然会被廖李羞辱。在此背景下,诸葛亮写了一篇弹劾廖李的奏章,上表给了刘禅。经刘禅同意后,廖李被废为平民,流放汶山县。也就是说,廖李不仅被废为平民,而且还被流放到益州的偏远地区,这意味着蜀汉廖李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已经结束了。
四
@ 廖立只能带着家人到汶山县,在那里耕种自给。虽然没有生活的烦恼,但也失去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大舞台。廖立听说诸葛亮去世后,在建兴十二年(234年)立即哭了起来。主要原因是诸葛亮死后,廖立认为蜀汉没有人能重新启用自己。也就是诸葛亮没死的话,廖立还有恢复官职的希望。但诸葛亮病逝后,廖立可谓万念俱灰。此后,蜀汉大将姜维曾带领军队经过汶山郡,前往廖立。
然而,姜维在蜀汉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地位,自然不敢提出重启廖立的主张。于是,廖立终于在汶山郡这个流放地老死了,他死后,妻儿可以回到蜀汉都城成都。一般来说,廖立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也就是说,他不仅得到了诸葛亮的称赞,也得到了刘备的重视。然而,这并不是廖立能持才傲物,甚至口无遮拦的原因。与庞统相比,廖立本可以在蜀汉谋士中留下自己的事迹,但中途被废为平民,消失了。
为什么与庞统同名的廖立知名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