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24年7月(公元219年),关羽安排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傅士仁留在后方后,觉得后方没有问题,于是率领驻扎在江陵的荆州大部分军队前往襄阳、樊城,迅速包围襄阳、樊城。当时关羽主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军队的进攻。一方面,他坚持不在樊城打仗,另一方面,他一再向曹操求助。曹操除了指示曹仁守卫樊城外,还迅速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到樊城帮助曹仁抵御关羽军队的进攻。而这一点,最终让关羽完成了洪水七军这一骄人的战绩。
淹没七支军队是一场经典的战斗。关羽俘虏了禁令,斩断了庞德,震惊了中国,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职业生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反映了关羽蓄水,然后进行了决堤水攻。在《三国志》等官方历史记载中,关羽既没有蓄水,也没有决堤水攻,但雨导致了“汉水溢流”
,于禁和其他人被洪水困住了。关羽趁机乘船袭击,于禁和其他人投降。然而,无论如何,关羽在洪水中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关羽淹没了七支军队,俘获了3万名士兵和马匹,但导致他失去了麦城!
一
@ 至于关羽的这种情况,笔者不禁联系到“祸得福所倚,福得祸所伏”这句话。对这句话来说,意思是福与祸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比喻坏事会导致好的结果,好的也会导致坏的结果。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满,傲慢,反而滋生灾难,从福转祸;逆境中不屈不挠,勤奋努力,逆境可以变成顺境,从苦到甜。来自《老子》。在公元219年襄樊战役中,关羽淹没了七军,不仅杀死了猛将庞德,还俘获了3万曹魏士兵。然而,在我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关羽的败亡。
[img]476063[/img]
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淹没七军,关羽确实震惊了中国,迫使曹操几乎迁都,以暂时避开边缘。当然,这也引起了曹操和孙权的警惕,促使这两个对手暂时选择联合对付锋芒正盛的关羽。换句话说,关羽淹没了七军,俘获了3万兵马,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当时三足鼎立的平衡。在此之前,曹操虽然为关羽做好了准备,但曹操的精力不会单独集中在关羽身上。例如,在关中、扬州等地,曹操需要安排重兵来防备刘备和孙权。连镇守合肥的张辽,水淹七军后,已准备前来迎战关羽。
二
禁兵败俘后,另一位曹魏五子良将徐晃向前推进阳陵坡。关羽派兵驻扎在偃城。徐晃军队到达后,通过一条秘密的小路围绕偃城挖了一条长长的壕沟,说要切断关羽守军的后路,关羽守军烧毁了营地,撤退了。徐晃占领偃城后,连接军营逐渐向前推进。
《魏略》记载:先王以权推诚已验,军当引还,因此除合肥之守,南北之信,使权长驱不复后顾。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着曹仁在樊城,孙权及时称藩于魏。为了让孙权安心攻打荆州,曹操召张辽和所有军队回救曹仁。在我看来,很明显,关羽淹没七军后,已经成为曹操心目中的头号敌人。即使徐晃没能击退关羽,曹操也会调动张辽等更多将领围攻关羽。关羽只有荆州三郡,虽然关羽勇敢地赢得了三军,但也无法独自抵抗强大的曹魏。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原本害怕关羽的孙权,也淹没了关羽的七军,从而下定决心要消除关羽的重要威胁。换句话说,在孙权看来,关羽此时的威胁并没有输给曹操。
[img]476064[/img]
三
赤壁之战期间,孙权与刘备形成联盟,共同对抗强大的曹操。孙权与刘备的联合,主要是因为当时两者实力相对较弱,必须联合。然而,赤壁战争结束后,刘备攻占荆州南部的四个县,再次夺得益州和汉中,不再是流离失所、没有立足之地的时候。当然,对孙权来说,赤壁之战后也坐稳了江东,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因此,对孙权来说,自然要向荆州扩张,以扩大东吴的地盘。对关羽来说,位于江东上游,如果关羽顺流而下,可以直接攻击东吴腹地。
关羽在淹没七军之前,并没有暴露出相应的实力,或者孙权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然而,水淹七军向我们展示了关羽对水师的驾驭能力。汉末三国时期,东吴最大的依靠应该是长江的自然屏障和精锐的水手。现在,关羽已经证明,这两件事不能通过淹没七军来限制自己。对当时的关羽来说,地盘位于长江流域的中游,而东吴则位于中下游。至于训练多年的关羽水师,他完全有能力与东吴水师竞争。因此,如果关羽在襄樊之战后真的向东吴发起进攻,后者可以说是不可抗拒的,至少不会像对付曹魏步兵和骑兵那么容易。
四
[img]476065[/img]
@ 另一方面,《资治通鉴》记载:羽得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匮乏,善于取权湘关米;权闻之后,发兵袭羽。
公元219年,关羽获得数万名军队(约3万人),粮食不足,士兵切断粮食,擅自使用孙权湘关粮食;孙权听到这件事,派兵攻击关羽。对关羽来说,在发动襄樊之战之前,不应该预料到自己能突然俘获3万兵马。因此,这意味着关羽准备的粮草在淹没七军后出现了相对紧张的问题。对关羽来说,如果不能解决这3万人的粮草问题,很可能会引起这些士兵的轩然大波,从而让他们内忧外患。
因此,关羽未经东吴同意,擅自夺取了孙权存放在湘关的粮草。孙权作为一个诸侯,自然不能容忍关羽的挑衅,也就是说,关羽今天可以带走我的粮草,明天可以占领我的领土。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打算偷袭荆州的孙权,不仅立即同意了吕蒙等人的出兵计划,还派出了一批将军包围关羽失去麦城,然后杀死了关羽的父子。换句话说,水淹七军,关羽夺走孙权粮草的行为,让后者痛下杀手,不愿意让前者活下去。一般来说,坏事可以导致好的结果,好的也可以导致坏的结果。关羽淹没七军,俘获3万兵马后,没能保持清醒的认识,最终让刘备辛辛苦苦建立的基业失去了一半的国家。
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水淹七军,最终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