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午门,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午门问斩》是无数传奇话本和影视剧中出现的台词。不管忠臣奸臣,只要触及逆鳞,影视剧中的天王老子都会下令,这个角色基本算便当。
如果你得到了特赦令,你会得到一句“刀下留人”,当你问砍刀的时候,砍刀接近你的头。在这些桥段的影响下,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午门是砍头的地方。
但真的是这样吗?
午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中央阳光明媚,当子午门,得名午门。此外,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谁会在自己家门口杀人?太不吉利了。
午门不是斩首的地方。那么,在迷信封建的王朝统治中,如何与紫禁城正门有关呢?
[img]473693[/img]
一、廷杖致死,杀人如麻的皇帝
从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开始。
从东汉开始,就有廷杖的刑罚制度,但这种刑罚从明朝开始就“发扬光大”。起初,朱元璋用廷杖羞辱和惩罚那些触及他的官员,并警告他们是天王老子。他们应该知道如何及时闭嘴。
有聪明的大臣,为了防止今天屁股受灾受难,他们在屁股上塞了棉花,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信心,不怕被打。当时的廷杖是象征性的打,不会真的杀人。
直到朱元璋直接鞭打作威作福的开国元勋朱亮祖,廷杖死后才开始出现在明朝。
明武宗朱厚照时期,他任命宦官刘瑾当道,开始在午门廷杖百官。当时朱厚照想去江南看美女,却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反对。朱厚照一怒之下,把满朝文武146号的人都拉到了午门廷杖。
当时监督的是厂公,而实施的是孔武有力的锦衣卫,廷杖不死也要去掉半条命。
[img]473694[/img]
而且他们还创造了一套暗号。锦衣卫打人的时候,会先看太监的脚底。如果脚底分开,就不能杀了。如果脚底闭合,他就活不下去了。
朱厚照这样一打,146号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当场死了11人。
朱厚照这个先河一开,在午门行廷杖致人死亡的例子,也就多了起来。到了嘉靖皇帝朱厚聪,就更离谱了。
朱厚荣不是王位的继承人,但朱厚照死后没有孩子,只能让朱厚荣作为表弟继承王位。结果,朱厚荣一继承王位就漂浮了,想把父亲封为皇帝。
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事,自然不可能出现在当代皇帝身上。满朝文武都跪下来劝:皇帝,千万不要!
但朱厚荣没有听。他只想让父亲成为万人敬仰的皇帝,以显示自己的权力。于是他把文武官员拉到午门廷杖上,这次杀了17号大人物。
因为这两位天王老子的头,从那时起,在人们心中,午门已经成为一个被廷杖使用的地方。说到午门,我们认为这不是紫禁城的正门,而是这个地方是廷杖死亡的地方。
[img]473695[/img]
二、远门斩首,不是午门
至于“推出午门斩首”这句话,其实是个错误。一开始源于“推出远门之外斩首示众”。
远门是古代军营的大门。古代的行军真的很难。如果军令不严格,管理士兵就更难了。一旦士兵违法,就要斩首,以身作则。
而且,如果在军营大门斩首,必然会吸引很多士兵观看,起到震慑作用,让士兵永远不敢再犯罪。
因为这句话,再加上午门给别人廷杖死亡的坏印象,“推出午门斩首”出现在演变之间。这句话会出现在后人的很多话或者影视剧里,但是时机往往是错误的。
[img]473698[/img]
例如,这句台词出现在一些唐朝、宋朝或明朝以前的电视剧中。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午门建于明朝永乐18年。在唐宋时期,没有关于午门的说法。
即使在明朝,也不会在午门斩首。斩首这种污秽见血的事,还是要拉到菜市口这样的杀人法场。
为什么要用午门?其实午门还是有很多用的,但是“门面”这个词离不开左右。
午门最初是威严和宏伟的象征,通常只有皇帝自己有权进出。当皇帝娶了母亲世界的皇后时,皇后也被允许过一次。
然后在科举考试中,前三名名单公布后,也有资格从午门进出。其他文武官员或皇室孙子只能通过午门的侧门,这表明了午门是多么高贵的天子的象征。
[img]473699[/img]
三、午门的真正功能:天子门面
另外,皇帝立诏的时候是在午门。午门高近38米,皇帝坐在门口,俯瞰门下的文武官员,就像蚂蚁一样。在这里颁布重要的诏书,其实是一件很光彩很长脸的事情。
还有各种各样的礼仪,其实离不开午门。节日期间,皇帝应该给朝臣们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端午节的冰淇淋,重阳节的冰淇淋。地点将在午门选择。
在仪式上,为了表现自己的威严,皇帝也会在午门陈设中表现出九五至尊的仪仗。没有比这种动手动脚震慑百官的方式更简单的了。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颁发历书的首选仍然是午门。
历书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日历,是皇帝任命钦天监写的,最后传授给全国人民的。历书结合了年月日、节气、纪念日等重要数据,对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被认为是“生存指南”。
每年腊月初一,皇帝都会选择在午门颁发对人民极其重要的历书,这就是所谓的颁朔仪式。
[img]473700[/img]
此外,午门还起到了“耍帅”的作用。
古封建王朝打赢战争后,皇帝必须在午门上等待军队的胜利。
将军将军从军事重地运到午门下,皇帝远远地看着38米高的墙壁,挥手让身边的宦官念圣旨。
这是所有皇帝都喜欢的仪式,叫献俘礼。
由此可见,午门是一个体现天子威严的舞台,由这些九五至尊在舞台上展现贵气,等待门下众臣俯瞰。
假如天子一定要选一件东西作为门面,那么午门就是比龙椅更好的象征。
只有一些皇帝把它带到廷杖大臣身上,而另一些皇帝则把它作为俘虏礼物。
参考资料:《紫禁城午门秘密档案》,张伟
古代午门是紫禁城正门 皇帝会在自家门口杀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