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您带来古代囚犯逃跑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跟随一起来看看。
我们上学的时候经常学古诗,介绍作者的时候经常在某个地方流放。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跑回家藏起来,总比饿死在山窝里好。本来我也是这么想的。直到看了关于古代刑罚的书,才发现古代皇帝和官员早就想到了。
[img]473513[/img]
宋朝以前,流放把囚犯分配到边境。然而,由于西北地区的囚犯总是出国,后来囚犯没有把他们送到西北和岭南,也就是说,今天的广东、广西和海南都是大海。他们去哪里?
[img]473514[/img]
当时的岭南地区并不比今天好。它不仅靠近大海,而且是原始森林。如果囚犯在森林里迷路了,那就只有一条死胡同了。即使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贝爷也不得不在真正的原始森林中摔倒。你不相信吗?让我给你一些从广州步行到昆明的馒头。
在古代,没有垃圾桶,也没有地方捡剩饭吃。你知道,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即使一位野神来到野外生存,终于闯入了原始森林,它也不好。宋朝的流放犯脸上有特殊的纹身。林冲知道,如果他被举报,他将被判处加刑。
[img]473515[/img]
借一段唐朝的刑罚。
诸流徒囚,服役内而死者,犯流、徒应配、移乡人,未到配所而死者,也是如此。一天打四十,三天加一等;过杖一百,五天加一等。
「疏」议曰:「流、徒囚」,或者流动或者徒劳的人。各在其役限内死亡的,注云犯流、徒应配、移乡人,未到配所而逃亡的,各与流徒囚役限内死亡相同,一日40、三日加一等,十九日合杖100。过杖100,五天加一等,五十九日流三千里。
看,跑一天被打40鞭,如果跑三天犯罪加一等,跑19天变成100根棍子,鞭子不是一个水平,这100根棍子可能会杀人。如果你没有死,逃跑59天,有3000英里(1.5万米)等待极端马拉松。
[img]473516[/img]
到了清朝,岭南地区开始发展,流放地成了北方的宁古塔,贼鸡儿冷。逃跑也是一种思考,你要解决以下六个问题:
一、押运流放犯时,犯人要带着枷锁,这个枷锁十几斤,一个人根本打不开。
二、护送路很荒凉,几十英里都没有人烟,吃饭只能靠官兵的干粮,跑了不认识路也没饭吃。
三、古代有关卡,需要通关文件,绕行至少需要半个月。
四、流放地方的方言自己不会说,也听不懂,怎么问路,乞讨。
五、如果全家都被流放了,自己跑了家人怎么办?
六、自己被流放,在老家跑的家人会被连坐。
[img]473517[/img]
即使家里只有一个人,跑得很顺利,你也不能回到家乡,甚至不能回到原来的国家。你只能去山上的森林或外国的小部落,这样你就可以生活了。
等一下,这和流放有什么区别?还不如等全国大赦或者家人打通关节。
为什么古代流放的囚犯不偷偷藏起来? 事实证明,古人并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