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衙役在押送发配的犯人时 为什么政府官员还趋之若鹜?

古代的发配,无论发配到哪里,都要同行护送,但护送的差服可能会在中间更换。这个时候,差服比要走完全程的囚犯容易多了。

[img]471478[/img]

如果你真的想完成整个过程,你必须有一个折返,你自然会遭受更多的旅程痛苦。然而,不同的囚犯被视为押解,不同的囚犯遭受不同的“痛苦”。特别是,这些不良行为也可以获得很多收入,@ 即使受苦,他们还是会趋之若鹜。

什么是“发配”?

根据《清史稿·刑法志二》的记载,所谓“分配”就是“充军”。充军者受军队控制,应在军队中听后派遣和练习。然而,在清朝,充军者只需要“每月检查检点,这与流犯没有什么不同”。

这里的“流犯”是被流放的囚犯。流犯被派往流放地生活、劳动等,并由当地政府控制。

[img]471479[/img]

无论是充军还是流放,至少要离家几千英里。根据《清史稿》记载,流放犯的流放距离从2000到3000英里不等;充军者最远可达4000英里以上。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这次旅行自然不容易。囚犯在路上死亡是很常见的。

那为什么差役还要接这种苦差事呢?

@ 这些押解差役可以获得很多“差旅费”。

至少,在清朝,这笔费用是由朝廷支付的。流放和充军的囚犯必须与妻子、孩子,甚至父母和祖父母一起旅行,朝廷将“由官员送行”。

甚至有一段时间,犯人死在流配地,家属返回原籍,都是“官为资送”。

乾隆曾下令家属遣返时禁止“官为资送”,不允许地方政府再出差旅费,但很快就“律成虚设”。

为什么地方政府忽视它?通过这笔费用,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好处。

在秦汉及以前,流放和分配的费用应自行承担。然而,默认的规定是,这笔费用可以从当地政府的官员那里筹集,官员也必须给予。

[img]471480[/img]

刘邦解送刑徒服劳动。沛县的官员默认每人要给300元,而萧何会多给200元,给刘邦500元。正是靠这笔钱,刘邦才护送了几十名刑徒,他还可以一路喝酒吃肉,到达目的地。

@ 抵押的差役还会有额外的收入。

虽然《水浒传》是一部小说,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

林冲误入白虎堂,被刺入沧州。董超和薛霸负责押解,得到了林冲的岳父张教头的银两。就连鲁志深也一路被送去,尽管他对两个公差很不满意,@ 还是给了两个人一些散银两。

[img]471481[/img]

许多被流配的囚犯,通常家庭都不会一贫如洗,为了让亲人在流配的路上更舒服,贿赂差役,是必然的选择。

此外,如果还有其他技巧,这些糟糕的活动将有额外的收入。为了摆脱林冲,于侯陆谦每人送了董超和薛霸五两黄金,这是另一大笔额外收入。

这就像很多现代人抱怨工作太累一样。然而,当回报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说他们不累,可以坚持下去。

此外,许多古代法律仍然更加人性化。

《清朝法律》规定,从寒冷的农历十月到第二年的第一个月,以及炎热的六月,将停止派遣分配犯。即使在路上,最多也必须停止到11月的第一天,直到第二年2月的第一天。

事实上,这一规定保护了犯人和差役双方,避免了天气原因,导致路上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此外,从《大清律例》中“通过州县照常接送”、从“转解”等规定可以看出,在清朝,押解流配犯的公差很可能不需要陪同流配犯走完整个行程,而是一个地区的差事,只负责其中一段的差事。到下一个州县,交接后可以返回。下一段路程由接受交接的政府政府政府政府完成。

短差,还有油水可捞,可以说是“美差”。更何况路上的主动权也掌握在差役手中,比被流配的囚犯舒服多了。

@ 在流配的路上,还是可以坐车,甚至骑驴骑马,都是可以的,不一定要靠步行。

当然,这要看差役本身,或者流配犯人的实力。

[img]471482[/img]

清朝著名大臣林则徐在被革职遣送伊犁时乘公共汽车前往。当你经过沙漠时,当你能坐公共汽车时,当你不能坐公共汽车时,你会骑马。当马不可行时,你会走路。此外,不仅如此,途中的官绅和名人也留在了林则徐,热情款待。林则徐走走停停,从西安到伊犁走了四个多月。

林则徐有交通工具,住宿自然不会差。

伊犁将军布彦泰也亲自派兵丁迎接伊犁,并送给林则徐米粉、猪羊、鸡鸭等一大堆食物。

普通囚犯依靠劳动、工匠或自己耕种,林则徐受到流放和特殊待遇。道光帝给了林则徐一大片土地,让林则徐靠收租养活自己。这...待遇太好了。

林则徐的待遇如此之好,负责护送的差役,自然也会得到很多好处,行程也不会太辛苦。

[img]471483[/img]

如果遇到有钱有余威的流配犯,押解的差役不是为了受苦,而是为了得到绝对的“美差”,自然会急着去做。

此外,在古代,许多糟糕的服务大多是由政府雇佣的地痞流氓。刘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些人不怕长途旅行。他们很可能会在路上找到自己的乐趣。即使他们走了两次流配犯的路,对他们来说也不会那么难。


古代衙役在押送发配的犯人时 为什么政府官员还趋之若鹜?古代衙役在押送发配的犯人时 为什么政府官员还趋之若鹜?

,,,,,,,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

  • 古代皇帝一个月吃多少钱?清朝皇帝吃得最贵
  • 人以食为天,没有错说,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习惯用“日出”、“日落而歇”、“一日三餐”。。。这些词描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