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在古代考中武状元后 他们能坐上将军吗?

古代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大家都很熟悉文举,但对武举却很陌生。我们不禁好奇:武举是如何选拔人才的?朝廷是否以“举重”为主要考核项目?

北京有这样一个展示古代科举的博物馆。其中,有几块方形石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原来这是古代武术的考试用品——多石。多石有半米高,中间部分挖空,方便玩家抓取。石头上还刻着文字,包括考试年份、石头的重量和一些祝福。

[img]470474[/img]

博物馆收藏的清代石头上刻有“光绪辛卯年制”和“重220斤”。石头中间刻着“骄傲的青云路”,这是为了祝愿考生金榜题名。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有举重的相关记载,当时的人称之为“翘关”或“扛鼎”。翘关,顾名思义,就是把门栓举起来;而扛鼎就是把青铜巨鼎举过头颅。这两件事都重达几百斤,能完成这个项目的都是当时的大力士。

在唐代,举重成为朝廷选举人才的项目。武则天时期,为了让国民牢记国力的重要性,她专门设立了武举。长安两年,武则天还在武举考试中加入了“翘关”。据《新唐书》记载,除步射、马射、马枪、负重项目外,武举考试还有“翘关”项目。这里提到的“关”不是锁住城门的门栓,而是武举考试中的特殊木棍。木棍长一丈七尺,直径三寸半。

武举考试的考核标准是考生必须连续举起木棍的一端。

[img]470475[/img]

宋朝时期,开国皇帝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决定重视文举,抑制武举。他们将在武举中加入策论,评估候选人的文化水平。此外,宋朝政府取消了臂力测试,主要是骑射。用于骑射的弓箭,也会根据重量进行等级划分,让不同体重的人参加不同等级的比赛。宋以前没有“武状元”之设。宋神宗出生时,第一个武状元是福建人薛奕,后来在与西夏作战时死亡。

元朝时期,统治者不相信汉人。他们害怕汉人手里有武器,学武术。因此,他们干脆取消了武举,以免“养虎为患”。明朝时期,朱元璋不同意文武分道扬镳,所以他只开了文举,停止了武举。直到天顺八年,明朝才正式开武。此时,武举的考核重点是弓箭、马匹和策论。万历年间,国家边境多次响起警报,朝廷加强武举,希望选出合适的人才送到前线。

崇祯四年,朝廷再次将举重项目添加到武术举重考试中。举重不再是木棍,而是刀石。其中,刀的重量有三个等级:80公斤、100公斤和120公斤;石头的重量也有三个等级,即200公斤、250公斤和300公斤。此外,它还包括马步箭和枪、刀、剑、戟、拳击和刺;营地、地雷、火药和战车;兵法、天文和地理。

[img]470476[/img]

清朝是武术的全盛时期。人们习惯了马背上的生活,自然会特别重视武术。根据《清代科举考试报告》,清代武术分为三次考试,第一次是骑马射箭,第二次是勇敢,第三次是兵法。“勇敢”包括弓、刀、枪和举重,这些都是对手臂力量的测试。

正如前面提到的,刀和石头分为三个等级,弓也分为八十斤、一百斤和一百二十斤三个等级。在考核过程中,考官对考生的动作有明确的要求,即“弓必须满三次,刀必须前后跳舞,石必须去一英尺,膝盖或胸部”。

[img]470477[/img]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军队的人才需求并不全靠武举来满足,武举出身的官员也没有文举出身的官员那么重视。

历史上几乎很少有著名的将军来自武术家;历史上大多数著名的文官都来自科举考试。武术家的头衔与文举考试相同,如:武术家、武术家、武术冠军等。清朝每三年举行一次,时间与文举考试相同。考生需要通过当地考核,才能参加乡村考试;成功通过乡村考试的人可以成为“武术家”。

这些武举人也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考试,如会议考试和宫殿考试。如果考生能拿到三甲,就可以被朝廷授予官职。《清史稿》记载:“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游击,二、三甲进士授守备、署守备。然而,武举从来都不是军官的“正道”背景,只能算是“杂道”背景,他们的官场生涯也不会像军官那样顺利。据有关史料记载,70%以上的国家军官都是行军出身。

[img]470478[/img]

为什么会这样?

武术考核侧重于武术,而忽略了策略。而带兵打仗的将军,更重要的是能够精通兵法,运筹帷幄。显然,武举出身的军官往往达不到这一要求。@ 那时,社会已经指出了武举的弊端,认为它只能选出士兵,而不能选出将军。清末,西方先进的热武器震惊了手持冷武器的清兵,国民意识到国家强调的武术毫无用处。因此,许多人站出来要求废除武举。

据《清代续文通考》介绍,光绪二十七年来,皇帝下了一句话:“武术之路,原因是明朝以前的旧制度,相关时间长,弊端多。然而,学习的原始弓、刀、石头和马步射与军事事务无关。今天,它们是无用的。他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变通,努力做到实事求是。之后,武术生育考试和武术科乡会试将永远停止。”

这样,武举就消失了,再也不会出现了。

参考资料:

【新唐书】、《明史》、《清代续文献通考》、清代科举考试报告


在古代考中武状元后 他们能坐上将军吗?在古代考中武状元后 他们能坐上将军吗?

,,,,,,

  • 揭示中国古代佛教传承的推动者:佛教皇帝
  • 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王子。他看到了世界上的苦难,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早期在上层皇室...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