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继续往下看。
历史上,刘禅生活在父亲和诸葛亮的阴影下,因为他们的力量和智慧,这说明刘禅不够聪明。后来刘禅被俘后,他说“这里很开心,不想蜀”,被称为“无法帮助的阿斗”。
事实上,细品历史,刘备给儿子留下了一些才华,但同时也给他留下了烂摊子。
[img]470878[/img]
外部, 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可挡的敌人。内部, 精兵良将已剩无几, 雪上加霜的是, 朱褒、雍凯、高定、孟获等数郡先后叛乱, 政权随时可能倾覆,可谓内忧外患。 岌岌可危!
但是情况如此糟糕, 十七岁的刘禅不仅承担了责任,还维持了蜀国41年。诸葛亮死后,他独自领导蜀国29年。
有这样领导才能的人,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其中发生了一件事,可见刘禅绝不是人们所说的“扶不起的阿斗”。
刘备去世后,他的妻子中只有吴皇后留在宫中。虽然吴皇后不是刘禅的生母,但刘禅对她非常尊敬和孝顺。
刘禅即位后,立她为太后。刘禅怕吴皇后孤独,于是命令大臣们的妻子有空就入宫陪吴皇后。
这是一件好事,但却引发了一场丑闻。
蜀国有个大臣叫刘燕,他的妻子胡氏年轻漂亮,也懂得哄人开心,所以经常被召入宫陪吴太后。
[img]470879[/img]
有一次,胡氏被召入宫中一个多月,刘燕心生疑神疑鬼,觉得妻子不是陪吴太后,而是陪刘禅。
在妻子回来后,心里不高兴的刘琏鞭打胡氏500次,用脚踩在他的脸上,把她赶出家门。
刘彦这样做激怒了刘禅,原本是孝顺太后的心,却被刘彦弄成了一件肮脏的事,而自己却成了这件事的主角。
于是刘禅杀了刘燕,还了胡氏一个清白。
看到这一点,大家可能会觉得刘禅有点小题大作。事实上,其中隐藏着神秘。
刘燕和刘备一起打天下,功劳很大。正常情况下,刘燕等待这么大功劳的前辈,应该受到尊重。
然而,刘燕却做了一件不利于团结的事情,那就是引发了蜀国文武之争。
刘燕一直看不起当时蜀国最红的武官魏延,经常对魏延说恶言。
因此,诸葛亮还特别警告了刘燕,而刘燕却不知悔改,还是一如既往。
刘燕的行为无异于将蜀国推向“文武之争”,不利于国家团结,更不利于刘禅对蜀国的管理。因此,刘燕被用来处理这一事件。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禅的行为绝不是一个“扶不起阿斗”的决定。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几点可以知道刘禅作为皇帝有自己的智慧。
1.诸葛亮的赞美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智者。诸葛亮尽力支持刘备的孤儿。因此,他最清楚、最透彻地了解禅宗的行为。诸葛亮曾两次称赞外人刘禅。
[img]470880[/img]
一是对射援说,这件事在《三国志》中有记载:“丞相叹卿智量 , 甚大增修 , 过于所望 , 审能如此 , 吾复何忧 ? 勉之, 勉之。”这是射援转告给刘备的,意思是连丞相诸葛亮都称赞你刘禅聪明过人, 雄韬大略, 远远超出人们的期望, 我还能担心什么?
另一次,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写道:“朝廷年方十八, 天资仁敏, 爱德下士。”这是诸葛亮对杜微评价刘禅的敏感词, 明确肯定了刘禅的才华、聪明、敏锐。诸葛亮的两次赞扬表明,刘禅并不是一个“无助的阿斗”。
2.蜀国权力设置
诸葛亮虽然是辅助刘禅,但在十年的辅助中,刘禅只有三年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都是刘禅自己的蜀国。
刘禅真正掌权后,建立了一套政权治理制度。没有总理制,只有大司马,行政和军事,将军,军事和行政。后来,刘禅统一了军政权力,直到蜀国灭亡近20年。
三、待诸葛亮仁厚
诸葛亮病后,刘禅心急如焚, 立即派人去探望诸葛亮 , 并且让他向诸葛亮询问后来的国家计划, 与此同时,日夜为诸葛亮祈祷。
[img]470881[/img]
听到诸葛亮的死讯时, 刘禅连日难以忍受, 不能上朝, 哭倒在龙床上。当棺材被运回时, 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20里相迎。 并命令全国素服哀悼三天。
一些大臣建议刘禅不要为诸葛亮举行如此盛大的葬礼,但刘禅无论如何都给了诸葛亮最高的荣誉。
刘禅维护诸葛亮一辈子, 从而保证政权内部的长期稳定。
能够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的年轻皇帝, 可谓永远不存在。
“后主之贤,”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 所以无法到达。"
南北朝时期,成都人也感受到了刘禅的仁厚,为他建立了专祠, 与诸葛亮的武侯祠一东一西, 位于昭烈庙前两侧。
偏居巴蜀一角的险地, 能执政41年, 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 假如没有过人之处, 绝对难以想象。
因此,经纬君认为,“扶不起的阿斗”这个称号是后人把刘禅的历史重点放在蜀国亡国后的行为上。
可见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的能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