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盗墓小说中,经常有这样一个情节——皇帝下葬后,一个陵墓工匠通过他留下的秘密道路和暗门逃离坟墓,以防止被摧毁。
虽然这样的故事只是小说家的捏造,但在古代,确实有统治者杀人灭口,以防止陵墓秘密泄露。例如,《史记》记载,秦始皇下葬后,秦二世将参与建造始皇陵的工匠们封锁在墓中,让他们自生自灭。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工匠是如何摆脱灭口命运逃离皇陵的呢?
[img]470382[/img]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经常被盗墓小说传播的“自来石”。在许多小说中,明清时期用来封锁地宫入口的“自来石”被用作工匠秘密发明的机构,专门用来掩盖人们的耳朵和假死。
什么是自来石?它实际上是一块放在门后面的长石板。关上门后,工匠们从门上留下的小孔慢慢地勾住了自来石。这样,就没有必要让人们从内部锁上门。自来石可以与宫殿入口处地面的凹槽和门上的锁形成稳定的自锁结构。
有些人认为,当工匠们发明这种器官时,他们可以假装被困在地下宫殿里,然后借此机会逃跑。但这种说法有一些问题。“自来石”虽然神奇,但并不神秘。这种器官结构已经记录在皇家密册中。
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考古学家在探索定陵时遇到了自来石器官。最后,根据皇家文献的记载,专家们制作了一把专门用来推广自来石的拐杖钥匙,成功地进入了定陵。
可见,对于皇室来说,自来石并不是工匠私传的秘密。
[img]470383[/img]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工匠都无法逃脱被统治者摧毁的命运。有时这些故事被故意夸大和夸大,比如最常被提及的与秦二世有关的灭口悲剧。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下葬后,有人建议秦二世胡亥,这些工匠对皇陵内部的器官结构知之甚少。如果允许他们离开,这些秘密就会泄露出来,于是胡亥“关闭了工匠藏者,没有复出者”。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史记》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些人有多少。许多人认为,既然他们是“封闭的”,所有的工匠都被关在里面。
但事实上,当时有70多万人负责修建阿房宫和历山皇陵。即使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负责修建皇陵,也有20多万工匠。如果排除在修建过程中死亡,其余人数可能不少于10万。
更不用说10万名工匠了,也就是10万只羊了,聚在一起的战斗绝对不小。这样一群数量级的人被关在地下宫殿里,结果可以想象,花了近40年的秦始皇陵将被这些绝望的工匠摧毁。
@ 秦二世伤害了皇陵工匠,但人数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毕竟,秦始皇陵是一个大项目。除了最内部的宫殿外,还有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的墓地。大多数人应该负责不涉及秘密的外部项目,而真正被摧毁的只涉及参与皇陵宫殿建设的工匠。
事实上,从另一份历史资料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多数工匠并没有死于灭口。秦始皇陵建成前,陈胜、吴光起义爆发。为了抵抗已经抵达皇陵周围的起义军,负责监督工作的少府令张寒曾带领修陵军反击起义军。
这也可以证明,修建历山皇陵的工匠并没有被胡亥杀害,但虽然他们没有死在地宫,但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仍然成为秦末战争的受害者,结局也不好。
[img]470384[/img]
除了秦二世,慈禧太后是另一个曾经杀死工匠的人。
在掌权期间,这位奢侈的晚清太后为了死后的财富,不顾当时清廷资金紧张的困境,大肆筹集资金,用这笔财富再次翻修陵墓。为了防止工匠泄露陵墓信息,她特意命令81名工匠在临死前为她修地宫。
然而,在这81个人中,一个名叫姜石的人在工作时被石头打昏了。其他人认为他死了,把他留在了一个埋葬的岗位上。结果,他因祸得福,幸运地挽救了一条生命。
但这不是故事的结尾。后来,为了找到地宫的入口,东陵大盗孙殿英特意找到了姜石认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为他的80个徒劳的同事报仇。
需要注意的是,埋葬慈禧的定东陵需要几十年的建设和翻新,规模非常大。因此,被杀的80名工匠可能只是最了解皇陵核心结构的人。
从秦始皇陵和定东陵的情况来看,虽然统治者在事件发生后确实杀人灭口,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皇室不会伤害每个人。特别是像秦二世的传说一样,成千上万的人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
[img]470385[/img]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人口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一下子杀了几万人,真的是“卖爷田不心疼”。更何况,如果皇帝修陵是这样的结局,哪里有人敢为他们修陵?
因此,更合理的推断是,即使皇帝真的担心陵墓的安全,想要灭口,他们也只会像慈禧一样处决最了解地宫结构的关键人物。
总的来说,虽然不是所有的工匠都会被统治者摧毁,但大多数情况下,工匠能否顺利脱身并不取决于他们自己。
古代皇帝下葬后,工匠会怎么样? 他们是如何摆脱灭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