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不仅蜀汉诸葛亮在北伐,事实上东吴也一直在北伐!据统计,自208年至278年以来,东吴发动了34次主动进攻,其中合肥已成为吴军的主要进攻目标。然而,几乎所有东吴的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孙权及其后继者多次在合肥城下失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合肥城成了孙权甚至东吴的噩梦呢?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209年,孙权率领军队第一次攻打合肥,以失败告终。215年,孙权率领10万军队再次攻打合肥,在逍遥津战役中惨败。在接下来的219年、230年和234年,孙权三次试图夺取合肥,但都没有成功。孙权死后,诸葛恪、孙军、孙晨、吴主孙浩也带领军队攻打合肥。结果,他们都失败了!
一、兵家必争之地
既然合肥城这么难打,为什么孙权和东吴政权不攻打别的地方?原来合肥是南北水陆交通的咽喉要道。在中国古代,交通相对落后。如果你通过简单的陆路运输员和粮草,你会消耗很多,进展缓慢,而且水运非常方便。“一船载中国几十辆车”。此外,东吴擅长水军,水路成为首选。
东吴北伐主要有三条水道,一条是汉沟,一条是湿水,另一条是汉水。在这三条路线中,湿水是最好的选择。苏州的水军可以从长江北部通过湿水和肥水进入淮河,然后通过支流进入中原。然而,在这条路线上,苏州必须赢得合肥。”如果你得到合肥,你可以向西申请、蔡、北徐、寿,比中原更好。”
[img]468991[/img]
二、曹魏早有准备
早在200年,曹操和袁绍就开始在官渡决战中部署合肥国防,刘福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刘福“建设合肥空城,建立国家治理”。他安慰附近的武装部队,然后召集流动人民,安抚人民,修复水利。与此同时,刘福意识到合肥的重要性,专门建设了高城市障碍,积累了大量的战略材料。
208年,刘福去世了,但他留下了一座金汤般的合肥城。第二年,合肥遭到孙权的攻击。结果,它无法进攻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吴军失败了。与此同时,曹操将张辽、乐进和另一位著名将军李典放在合肥。魏明帝统治期间,他充满了宠物,担任征东将军。他不仅擅长用兵,而且建造了一座防御能力更强的合肥新城。
三、东吴有问题
事实上,曹魏在合肥的守军并不多。以逍遥津之战为例。当时,张辽和其他人手中只有7000人,孙权聚集了10万军队。然而,在这场战争中,苏州遭受了惨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虽然苏州的水军很强大,但步兵的作战能力很差,无法抗拒张辽的800骑兵。据说孙权北伐主要依靠水军,但他无能为力攻击城市。
在合肥新城建成后,只有3000人,但成功抵抗了诸葛恪的20万军队。除了诸葛恪的错误外,东吴军队的攻城能力也可见一斑。由于合肥新城远离河流,孙权在攻打合肥新城时“20天不敢下船”。由此可见,孙权也知道东吴军队的缺点。最终,合肥成为东吴不可逾越的障碍。
东吴北伐十几次,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