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如果古代科举作弊被抓, 考生会受到什么惩罚?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高考相似,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在古代,科举制度也成为人才选拔的主要机制。有些人从古代就作弊,以便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可以说,几千年的科举历史也是反作弊的历史。

那古人究竟有哪些作弊手段,又有哪些反作弊手段呢?作弊被发现后,又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01作弊手段多种多样

古人为了作弊,手段也多种多样。

对于贫困学生来说,最常见的方法是夹带。根据研究,这种方法可能最早出现在唐代。在唐代科举考试中,一些考生将经文带入考场。在唐代,夹带行为甚至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书法策略”。所谓“把它藏起来参加考试,就是书法策略”。

而且古人缩写缩印的水平也很高。古代有一本书叫《四书典仓》,是科考作弊的神器。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每卷长7.5厘米,宽6厘米,厚约0.7厘米。这本书的内容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的主要内容,共11万多字。用老鼠胡须特制的“鼠毫”写字。是考生夹带进场的常见资料。

[img]467678[/img]

那夹带在哪里呢?有很多地方可以带,比如衣服、鞋子和袜子、砚台、蜡烛和食物(古代科举考试持续3-4天),或者只是写在身上。比如蜡烛怎么夹带?考生将蜡烛内部从底部掏空,将纸条塞进去,然后用蜡油将底部封平,即可带入考场。《宋会要稿》记载在开禧三年(1207)6月29日,“曹司差考官等科举弊端,以及州县的书、蜡烛、写作、传义,两者不可或缺”。

据说更先进的手段是“银盐变黑”。有的考生用盐水把衣服的内层写满了字。混入考场后,点燃蜡烛,用火烘烤,文字就会出现。乌贼汁也是类似的手段,据说作弊的考生用乌贼汁把夹带的内容写进衣服夹层,涂上烂泥。入场后烂泥干了,把泥去掉,夹带的文字就出现了。更神奇的是,据说用乌贼汁写的内容会在一段时间后消失,而无需清理字迹。它真的会自动摧毁证据。

有些候选人更残忍,把夹带的内容藏在桶里。古代科学考试考生在考场考试3天,吃喝拉撒不能离开自己的房间,厕所已经成为必要的。有些候选人把厕所做成中空的,这里可以携带信息。一般的考官也不想检查这些肮脏的东西。

这些只是贫困学生的作弊手段,家庭条件好的人会直接用贿赂、代考等高级玩家的方法。

[img]467679[/img]

所谓贿赂,就是考生花钱买考官拿试题,或者让考官对他视而不见,或者提前跟考官打招呼,在试卷上留下特别的标记。代考就是找枪手代考。在古代,没有照片或摄像头。枪手代考并不难。例如,公元1218年,解试监考官何周才与刘光达成协议,试卷中应出现三个“有”字,刘光的儿子刘毅和孙子刘济被录取。

文庭筠是唐代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与李商隐同名,是著名的替考专业户。据唐书记载,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科考,考官安排他坐在窗帘前,由考官直接监视。考试中,只见温庭筠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交卷出来了。考官认为这次他不能给别人考试,但考官后来才知道“有八名私人授课人员”。在考官的监督下,温庭筠成功地帮助八人完成了试卷。不得不让人惊叹温庭筠的力量。

02反作弊也很难

考生用尽手段作弊,政府自然不能闲着,还要用尽手段反作弊。

对于夹带,政府想出了搜身洗澡的方法。搜身很容易理解,那么洗澡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为了照顾读者的面子和尊严。在科举考试之前,考生必须被士兵搜查。然后有人觉得这件事不合适,“虽然搜查的时候很严重,但是解发衣服,索耳鼻,太过分了,不能待士之礼”(《金史》)。这意味着搜身当然可以防止作弊,但这样会让读者很没面子。然后他的建议就是干脆让考生在考前洗澡换衣服,衣服都是政府提供的。这样“既能防滥,又不亏礼”。皇帝一听,这个想法很好,马上照办。

[img]467680[/img]

针对考生可能的贿赂行为,政府采取了“糊名”和“抄袭”。唐武则天首次出台了“糊名”法,但在科举考试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相反,它在北宋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抄袭”法也在北宋进行。

“糊名”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密封,覆盖考生的名字;“抄”是由专人复制考生的所有试卷,防止考生在上面留下标记。

对于代理考试,仅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政府只能要求考生提供详细的外观特征和简历,但这仍然不能阻止那些想要的人。

03作弊的代价

那么古代如何惩罚考场作弊呢?每个朝代都不一样,所以我们看看最近的明清朝。

《大明律》规定,一旦发现科举作弊,将受到惩罚,流放3000英里,流放9年。在古代,流放的土地是贫瘠或贫困的。流放者在残酷的环境中度过了9年,回到了家乡,这辈子再也不能参加科举了。

清廷对科举作弊的处罚比明朝更严厉。例如,顺治年间顺天府的乡试欺诈案就是一个例子。

[img]467681[/img]

14年来,清顺治顺天府乡试出现大面积行贿,大部分被录取为行贿权贵子弟。失败的人大为不满,事情闹大后,顺治皇帝不得不下令彻查。经过检查,我发现几位考官都受贿了,公开在考场里互相阅读试卷,甚至让书童拿着写有暗号的纸条到各个房间检查。顺治一怒之下,下令“王树德、陆庆曾、潘隐如、唐彦曦、沈始然、孙敏、张天植、张迅俱应立斩,没有家族身份,妻子、父母、兄弟应迁往尚阳堡;孙伯龄、郁之章、李贵、陈经在、邱衡、赵瑞南、唐元迪、潘时升、盛树鸿、徐文龙、查学时俱应立斩,没有家族身份;

[img]467682[/img]

康熙50年来,江南科场舞弊案发生。副主考官赵晋等人收受贿赂,串通舞弊,被斩决;负责牵线搭桥的“中间商”被判处绞监候。考官左必凡被辞退。

虽然这些处罚不能不严厉,但古代科举考试中仍有一些人一个接一个地作弊。原因是利益太大,诱使个人冒险。


如果古代科举作弊被抓, 考生会受到什么惩罚?如果古代科举作弊被抓, 考生会受到什么惩罚?

,,,,,,,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

  • 古代皇帝一个月吃多少钱?清朝皇帝吃得最贵
  • 人以食为天,没有错说,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习惯用“日出”、“日落而歇”、“一日三餐”。。。这些词描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