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九品中正制】是谁创立的?对三国有什么影响?

三国时期,三分天下格局基本形成后,军事指挥官和谋士的作用不再像战争时期那样巨大。此时,内政能力突出的陈群非常出色。虽然他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就,但他出色的内政能力仍然使他成为魏国的重要部长。

谈谈汉末三国时期使用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及其创始人陈群。

[img]464107[/img]

陈群,长文字。陈群出生在一个学术家庭。他的祖父、父亲和叔叔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当他到达陈群时,他没有辜负良好的基因。当陈群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表现出一种非常奇怪的外表。他的祖父认为陈群可以振兴他们的陈氏族,所以他非常重视陈群的教育。

陈群的名声是孔子的后代孔融非常尊重他。孔融一生雄心勃勃,傲慢自大,能得到孔融的尊重。因此,世界各地的文人自然应该高度重视陈群。可以说,陈群成为官员的道路是合乎逻辑的。也就是说,当刘备加入徐州时,陈群被征用到他的手下,做一个不开车的职位。

刘备征服陈群后,曹操设计让刘备征服袁术。刘备认为这是一个扩大领土的好机会,所以他准备奉命出去。陈群劝说刘备:“目前,袁术的实力仍然很大。现在他将与袁术作战。即使你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事情也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刘备不听他的建议,坚持要出去,于是吕布偷袭徐州,以反客为主,刘备这才明白陈群的建议,后悔莫及,只好继续流浪。这就是为什么作者的标题说陈群是刘备后悔当初错过的大臂膀。

然后关于陈群的下一个故事,刘备大败后,陈群跟着吕布,吕布大败后,自然跟着曹操。陈群充分发挥了“贤臣择主”的作用,一路略显平坦地走向了魏国的建立。

[img]464108[/img]

陈群的智慧不是他成名的主要原因,而是他的内政能力。最突出的一点是曹魏的政权礼仪制度及其政治制度、选拔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

魏国成立后,曹操与大臣们讨论了惩罚。当时的法律情况是,汉朝的鞭打和棍子取代了肉刑。然而,这是一种仁慈的惩罚,但它让更多的人死亡。因此,名义上减轻了惩罚,实际上加重了惩罚。这就是曹操想要改变的情况。

然而,曹操和一群大臣对如何改变没有想法。此时,陈群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他认为与其再次使用肉刑,不如恢复死刑。曹操觉得很奇怪。你为什么建议加重惩罚?陈群的理由是:“在古代,使用《尚书》说:只有敬畏、谨慎使用墨水、竹子、宫殿、大开放五种惩罚,才能培养刚性、柔软、正直的三种美德。《周易》还记载了割鼻、断脚、砍脚趾的刑法,用于辅助政治教育和惩治邪恶。此外,杀人偿命也符合古代制度;对于伤害或破坏他人身体的罪犯来说,剃掉头发,围住脖子工作是不合理的。

如果使用古刑,使奸淫者受到宫刑(残割男性生殖器或破坏女性生殖功能),然后将囚犯关在蚕房(温暖封闭的房间),使盗窃者受到惩罚(断脚),那么就永远不会发生淫乱盗窃等坏事。据说古代适用五刑的犯罪行为有3000多种。虽然不能全部恢复,但奸淫者下蚕室、盗窃者等刑罚应该首先执行,因为奸淫和盗窃是当今常见的灾难。根据汉代法律,罪大恶极的犯人应该被斩首,这不能考虑所谓的仁义。但对于其他刚刚足够死刑,可以杀也可以不杀的犯人,可以给予肉刑。这样,刑罚就可以抵消犯罪。

如今,用鞭打和棍子处死的刑法代替肉刑,真的只关注人的身体,轻视人的生命!”陈群主张在乱世使用重典。虽然曹操同意,但其他大臣不同意。因此,曹操不敢造次安抚人民。相比之下,益州的诸葛亮也认为,乱世需要用重典来治理,以明确法律的威严,纠正普通人的行为。

陈群的另一个伟大成就是九品中的正制。魏国以前,汉代使用察举制、征辟制、陈群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这一制度上得到了继承和改进。九品中正制不是一个很好的人才选拔制度,其人才选拔依据是人才和美德。但选拔官员不是地方官员,而是朝廷在各地选拔“中正”和“中正”来推荐人才。这样,曹魏时期的各种力量都能达到平衡集中在朝廷的效果,有利于新建曹魏势力的成长。然而,这一制度的弊端非常严重。因此,“中正”大多由世族人员担任。因此,推荐的大多是世族儿童,这导致了“上品无穷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直到隋朝的建立,科举考试才被科举考试所取代,也就是说,高考继续发生变化。

如今,通过高考,至少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有机会进入大厅。在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这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此,高考制度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陈群提出的制度在当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毕竟它是政治产物。它没有与人民结合,最终失败了。


【九品中正制】是谁创立的?对三国有什么影响?【九品中正制】是谁创立的?对三国有什么影响?

,,,,,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