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守卫荆州,有自己的团队,肯定会有军事教师。军事教师不需要特殊的人。作为指挥官,关羽可以是他周围的部长。他不需要考虑如何独自战斗。
周瑜有军师吗?庞统虽然在周瑜手下,但庞统并没有做军师的工作。作为指挥官,周瑜可以先后赢得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除了周瑜自己的知识,鲁肃、黄盖、甘宁、吕蒙都在为他提建议。我相信没有人会认为鲁肃、黄盖、甘宁、吕蒙是军师。
无论是郭嘉十胜十败,还是谋主法正帮刘备夺汉中,都是集思广益的结果,而不是个人智慧。
陈寿的记载中没有提到“十胜十败”,只有荀子提出的“四胜四败”。在汉中之战中,刘备斩夏侯,赢得了汉中。这些记录似乎很矛盾,但从群体智慧的角度来看,不难理解。
诸葛亮内政一流,但诸葛亮的成就不取决于他的个人智慧,而是取决于他的团队。诸葛亮还需要问周围的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与周围的工作人员讨论。马苏是诸葛亮通常在讨论中发现的人才。不幸的是,他环顾四周,或者把马苏放错了地方。
[img]458262[/img]
关羽守卫荆州多年,不可能缺少智囊团队,也就是说,不会缺少军师。
即使刘备认为关羽缺乏高智商规划人才,向关羽派遣诸葛亮、庞统一的顶级军事教师也有什么用?
军师毕竟是军师,关羽是军官,军师只能提建议。如果关羽想一心一意,谁能说服关羽?
更何况关羽在北伐中淹没了七军,震惊了中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在战术上没有过错。赵括在长平战役中缺军师是真的。
蜀汉的战略问题是关羽之会失去荆州,全军覆没,这需要从政治层面解决,而不是给关羽一个军师。
关羽之会输得这么惨,不是战场上的战斗,而是政治上的战略。
曹操除了不断派援军增援襄樊外,还在战略上与孙权合作,要求孙权从背后偷袭荆州。
关羽北伐襄樊的局部战役突然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游戏。关羽的对手从曹仁变成了曹操和孙权,战场形势和战略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如果刘备能发现问题,他就能在政治层面解决战略危机。他根本不需要派关羽军师。派军师毫无意义。
此时,刘备、诸葛亮、法正应从全局看关羽北伐,发现隐患,解决危机。
刘备不可能不知道荆州的实力。关羽北伐,兵力短缺,要么前线有隐患,要么后方有危机。不管实力有多强,都受不了孙曹两大集团的攻击。
对于这些危机,没有必要派军师去关羽。只要发现问题,就可以在成都解决。比如派兵支援前线关羽,派人守卫后方荆州,破坏孙权与曹操的合作,维护孙刘联盟。
洛阳的曹操和武昌的孙权可以与阴关羽合作,益州的刘备和荆州的关羽应该调整战略,密切合作。
事实上,似乎没有人发现这些危机。刘备漠不关心。他不知道曹操和孙权已经合作了。刘备就像局外人。他呆在益州看热闹。他没有做任何战略布局,也没有给关羽任何支持。
在这方面,孙权是最漂亮的。孙权的指挥能力,被无数人嘲笑,让他率领战争,基本上是一个笑话。但孙权在政治上比刘备要聪明得多,并且有一个很好的策略。
孙权要夺荆州,于是向曹操请降,出兵攻荆州。
曹操死了,曹丕、刘备先后称帝。刘备出兵东征,向孙权报仇。
孙权还向曹丕称藩,稳定曹丕,专门对付刘备。结果,鲁迅夷陵战败了刘备。
夷陵之战刚刚结束,曹丕和孙权翻脸,出兵攻打吴,孙权立即向刘备求和,专门对付曹丕。
任何时候,孙权都要尽量减少东吴的危机,甚至为此,连脸都不要了。
确定战略方向,尽可能减少政治危机。如果政治不能解决,必须战斗,然后使用部门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用战术击败敌人,解决所有危机。
孙权可以把刘备和曹丕玩得团团转,而无需亲自率兵。最后,即使曹丕和刘备心里很生气,他们也对孙权无能为力。
刘备为什么不安排一个人去荆州辅助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