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万岁”一词不仅指活一万岁,也指皇帝的代名词,“万岁”和“万岁爷爷”指的是皇帝。在许多古装剧中,当人们和大臣向皇帝磕头时,他们经常喊道:“万岁,万岁,万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万岁”这个词在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例如,根据明朝的惯例,只要大臣们高呼“万岁”,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完成了演奏。这就像大臣和皇帝之间默契的代码。“万岁”这个词一出来,皇帝就明白了。如果你明白了,就退出吧。
[img]459038[/img]
可以合理地说,万岁本该是皇帝的标准,但明朝却有一位外号叫“万岁阁老”的大臣。他是哪里的大神?
万安,原名万岁阁老,是明代大学士,字循吉,眉州人,正统十三年进士。他被称为“万岁阁老”,这与他在政治上做的一件无耻的事情有关。
万安是大学士,所谓大学士,就是明朝的宰相。当官能当宰相,说明这个人还是有点能力的,但是他的能力可能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他最擅长投机。
成化七年(1471年),天现异象。大臣们认为君臣相隔太久,很多事情都处理不好。上帝再也受不了了,这就降低了异象。只有皇帝召集大臣讨论政治问题。说白了,皇帝和大臣已经很久没见面了。是时候举行工作总结会了!
彭时大学士和商露(lù)这是所有大臣中最活跃的两个。因为他们强烈建议,明宪宗不得不召见他们。还有一个人和彭石、尚璐一起去见皇帝。他是万安。
[img]459039[/img]
三人进宫后,司礼监的宦官特别告诉他们,“你们第一次见到陛下,不要多说话,有些话可以等到以后再说。”三人中只有万安听了,其余两人想对明宪宗说,他们害怕时间不够,报告不能说!
看到明宪宗后,彭石和尚露提出,北京官员的工资不应该降低。明宪宗同意了。就在他们计划继续报告下一件事的时候,万安突然磕头高呼万岁。当彭石和尚露看到这一点时,他们不得不同时躺下高呼万岁。这次精心安排的议政会议就这样结束了。
大臣们终于抓住了明宪宗。显然,许多问题仍在积压和解决之中。万安的“万岁”被浪费了。明宪宗仍然期待着这次会议。他认为他手下的大臣们是如此“无能”,以至于他们来找他,以免削减他们的工资。从那以后,明宪宗基本上不再召开大臣,他对他们非常失望。
后来,大学生尹志也想直接面试明宪宗的政治问题。万安劝阻他说:“彭公被皇帝召见。当他看到情况不对劲时,他立刻磕头说他已经一万岁了。这是个笑话!在我看来,只要我们是大臣,只要我们对政治知之甚少,让太监向皇帝报告,那就比我们与皇帝面对面讨论政治要好得多!”
[img]459040[/img]
当时,彭石已经死了。万安看到死亡是没有对证的。他无耻地把所有的错误都推给了彭石。正是这件事,万安才有了一个讽刺的绰号“万岁阁老”。这是阁老。万安已经当了18年大学士学位。
除此之外,万安还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那就是谈明孝宗的演奏。明孝宗怒不可遏,想逼万安辞职,于是派太监怀恩向万安问罪:“这是一个大臣能做到的吗?”没想到万安脸皮太厚,只是磕头,不谈辞职。当时有人嘲讽万安,说他“脸像千层铁甲,心像九曲黄河”。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万安退休,两年后去世,赠太师,文康。
古代万岁一般是指皇帝 那么万岁阁老又怎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