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夙愿是“摧毁曹魏,帮助汉朝”。蜀汉内部稳定,政通人和后,诸葛亮开始率兵北伐。
起初,诸葛亮在北伐期间遇到了两位著名将军曹真和张合,导致他在北伐期间频繁失败。后来,曹真死了,张合被蜀军射杀,但诸葛亮遇到了他的宿敌司马懿。在两人的过程中,诸葛亮也有一点优势,但在诸葛亮最关键的第五次北伐中,司马懿使用了鲁迅在夷陵战争中对付刘备的方法,并使用了他无法坚持的防御策略,直到诸葛亮的身体无法支持他。在他死后,他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img]456516[/img]
曹魏也有摧毁蜀汉和东吴、统一全国的想法。诸葛亮死后,蜀汉失去了支柱,实力急剧下降。与此同时,诸葛亮死后,蜀汉爆发了杨毅和魏燕之间的内斗。司马懿没有抓住机会摧毁蜀汉,这是一个多事的秋天。从那以后,司马懿还活了17年,他没有出兵攻打蜀汉。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实力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蜀汉也有杨仪、李严、蒋鸯、费祎、王平、马岱、姜维等能干将领。他们的力量不容低估。摧毁蜀汉并不容易。同时,蜀汉还控制着汉中和祁山的自然风险,占据了地理优势。很难攻击蜀汉。司马懿不想冒险攻击蜀汉。
司马昭时期,随着蒋婉、费毅等人的去世,蜀汉人才匮乏,内部人才枯竭。此外,姜伟多年来一直在北伐,这使得蜀汉的统治不受欢迎。与此同时,姜伟外部的战略失误使汉中被曹魏夺走,这使得蜀汉失去了防御屏障。司马昭敢于出兵攻打蜀汉,最终摧毁了蜀汉。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还活了17年,但在这17年里,司马懿非常忙,无法与蜀汉打交道。
@ 忙于平乱。
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王,建立燕国。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期间,公孙度占领辽东,成为一路军阀。曹操摧毁袁术、袁绍等军阀后,公孙度怕曹操出兵攻打自己,主动归属曹操。公孙度依附曹操后,曹操没有出兵攻打辽东,而是专注于荆州和江东,但在赤壁之战中输给了孙权和刘备,让他们趁机成长。
[img]456517[/img]
后来,孙权和刘备成为曹魏的主要敌人,曹魏专注于对付蜀汉和东吴。辽东虽然在曹魏时期叛逆,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但人口少,经济差,气候困难,从未引起曹魏的重视。魏明帝曹睿在公孙渊反叛自立为王后,决定灭辽东。随后,魏明帝派司马懿率兵前往辽东。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司马懿率兵在辽东作战,脱不开身对付蜀汉。
@ 忙于内斗。
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他安排司马懿和曹爽担任儿子曹芳的孤儿大臣。曹魏的创始人曹操活了65岁,活了很长时间,但他的后代活得很短。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活了39岁,孙子魏明帝曹睿活了36岁。曹睿死后,他的儿子曹芳只有8岁,权力落在了孤儿大臣的手中。
曹睿安排了两位孤独的大臣,目的是让他们一起工作,帮助曹芳。然而,他死后不久,司马懿和曹睿就为权力和利润而战。司马懿是曹魏的老大臣,功勋卓著,威望很高。然而,曹爽是曹魏的宗族,这使得他在与司马懿的内斗中占据了优势。朝鲜的大部分重要职位都由他的党羽控制。
面对曹爽的咄咄逼人,司马懿向曹爽示弱,以保全自己。曹爽被司马懿假装生病蒙蔽了双眼,放松了警惕。然而,司马懿有着深厚的城府。他秘密地抚养了3000名死者,准备给曹爽一个致命的打击。
[img]456518[/img]
嘉平元年(249年),曹爽带曹芳出去祭祖时,司马懿抓住机会发动高平陵之变,杀害曹爽等人,控制曹魏江山。之后,曹芳成了司马懿的傀儡,曹魏的江山开始由司马家族控制。
@ 忙于平叛。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后,曹爽拥有曹芳皇帝。他可以召集全世界的士兵和马来攻击司马懿。然而,为了拯救他的家人,加上他的短视和无能,他选择了不战而降,然后被司马懿杀死。曹爽失败了,但曹魏的许多地方力量仍然忠于曹魏。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司马懿忙于镇压各地的叛乱,吸引当地势力,没有精力攻击蜀汉。直到司马昭时期,当地的叛乱势力才被切断。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在做什么? 司马懿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