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准备:古代战士吃饭,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古代战争需要粮草,那么战士吃什么呢?每个朝代都是一样的吗?
古人的军粮种类繁多,包括一些可怕的军粮「黑暗料理」,让人听到头皮麻木。首先是先秦时期,大部分是小米,又称小米和小米,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所谓「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还可制成干饼、煮粥、蒸干饭等,便于携带。
[img]454602[/img]
▲在古代,每个朝代的军粮都不一样。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汉魏时期,大米和小麦加入了军事粮食队。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熟悉。江东孙权以大米为军事粮食;诸葛亮和曹操用小麦和其他军事粮食作战。甚至有传言说,诸葛亮在南征时,因为杀人太多,导致愤怒,所以他用面粉做头形,而不是真正的头牺牲,后来被称为馒头,后来逐渐成为军事粮食。
唐宋时期,烧饼、麻饼、杂面饼等也是明代戚继光部队发明的重要军粮。「光饼」,其实是当时的野战食品。据说是野战食品。「锅盔」诸葛亮还发明了它作为军粮,便于携带和食用。从这里不难看出,古代使用的军粮大多是用面粉、小麦、大米等制成的,保存期长。
例如,古代北方游牧部落的军粮主要是风干肉。这种军粮耐储存,热量高。然而,对于中原农民来说,没有大量使用的条件。一般来说,在奖励三军时,他们会喝酒和吃肉,比如「在800里的指挥下,50弦翻塞外声」,辛弃疾在这里说的八百里,指的是牛,也指的是酒肉。至于军纪混乱,士兵抢劫普通人的猪羊,那就另当别论了。
对于珍贵的肉类和鱼类,古人通常用盐腌制,便于行军携带。明朝以后,随着玉米、红薯等作物的推广和种植,逐渐进入军粮行列。此外,「汤泡饭」这也是明代的一项重大发明。然而,在古代,战争频繁发生。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军队中经常出现缺粮,如草根、树皮、野菜、杀马、吃蛇鼠、各种昆虫等。饿了就难得好吃。
[img]454603[/img]
最可怕的是人肉和军粮。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张巡守保保保保保阳被困,城里所有的老鼠和昆虫都被杀死。张巡杀爱妾强迫官兵吃饭,然后许远杀仆奴充军粮,最后吃光了城里的老弱妇孺。战前,城里户口4万,城里只剩下400个活人;隋末乱世,食人魔王朱先生曾大量使用人肉作为军粮;唐末,黄巢义军围困陈州,军粮断绝,使建筑磨寨,用巨人碾碎活人,用人肉作为军粮。齐军日食死尸3000,在《旧唐书》中、《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
历代饥荒发生时,有许多吃人肉的记载,甚至近代二战期间的日军也有吃人肉的记载。
宋代军队携带的军粮有糜饼、杂饼、硬盐和酱,还有一种奇怪的副食叫做「醋布」,据说把布浸泡在醋和盐水中,然后晾干。吃的时候,切一块和食物一起煮。在战斗中,酱汁和泡菜是必不可少的副食。有一种著名的食物「重口味的黑暗料理」,就是「英式咸肉」。
「英式咸肉」它用大量的盐腌制猪肉和牛肉,可以保存几年甚至几十年。据说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战场上的英国人在1809年吃了腌制的咸肉,一些士兵把它描述为「木乃伊」的味道,@ 当大英帝国的海军长时间出海时,他们经常在船上带一些奶酪。我不知道这些古老而坚硬的奶酪是什么味道?
[img]454604[/img]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古代战士的军粮有哪些? 每个朝代的士兵都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