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准备:古县制,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古县制是秦国原创的吗?当时诸侯国有没有人实行过县制?他们为什么要使用县制?
秦朝统一六国后使用的地方制度是县制,为秦朝由中央垂直管理的地方政府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加深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那么,县制是秦国原创的吗?事实并非如此。许多诸侯国都实施了这一点,这也是当时诸侯国用来取代分封制的最常见的制度。
[img]452775[/img]
战国时期混乱
为什么要用县制代替分封制?
那各诸侯国为什么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呢?其实这是一种历史大势,俗话说“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用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一种顺势而为的行为和措施。县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央集权制,也是封建化最明显的特征。这种封建化是当时中原大势所趋,也是改变诸侯国发展停滞缓慢的最佳途径。从当时许多诸侯国的表现来看,封建化对国家实力的恢复非常有效。
县制的产生与发展
事实上,早在春秋时期,秦国、晋国、楚国等国在处理并购小国土地时就已设县处置。县与分封土地不同,县只属于国君,而分封土地则分封给每一位清医生,分封给每一位有功劳、有身份的贵族。这样,虽然所有的土地仍然属于国君,但实际的控制权属于个卿大夫贵族。国君对县的控制是直接的统治,没有第三方。因此,这种统治方式对国君的地方控制非常有效,也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对地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img]452776[/img]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
春秋后期,晋国开始将县推向内地,这实际上是增强中央集权的一种尝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其他清医生也开始在封邑内设县管理。这样,县的性质实际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成为地主阶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单位。至于县,是比县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这个单位的设立直到春秋末期才出现,也是晋国第一个出现。
[img]452777[/img]
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晋国将大部分新获得的边境地区设为县,以改善中央政府对边境地区的统治和控制。边境广阔,人口稀少,县的面积大于县。只是当时处于边境,地位不如大陆重要。但后来,随着县人口的增加,它变得越来越繁荣。为了便于治理,县在县下设立了县。这就产生了县级的地方行政管理,即县制。
县制的有效实施和作用
县制有利于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和人口的极权统治。进入战国后,魏、赵、韩、燕、秦普遍实行县制。县的出现,也产生了一种新的官职,即“太守”,作为县的最高管理者,负责县的日常行政管理,对国君负责。县是县下的行政单位,主要负责地方政府的直接管理。该单位的最高官员被称为“令”和“县令”。
[img]452778[/img]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结语
这样,全国县制的实施使全国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水平。
古代郡县制是秦国原创的吗? 最早使用的诸侯国是秦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