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宋代以前的养老制度是如何发展的?宋代的养老制度是什么?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尊老扶弱的传统,尤其是以中国传统社会秩序为主的儒家思想,将“孝”提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历史上,汉宋时期明确提出了“孝治国”的理念。这种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的提出本质上是王朝实现社会统治的需要。

但客观上,整个社会形成了尊老爱老的氛围。孝道文化的形成与历代政府的尊重无关。到宋代,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养老政策体系。

[img]441833[/img]

一、宋代以前中国养老制度的发展背景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生理周期。当人们年老时,由于功能下降,不适合艰苦的生产劳动,需要他人的照顾和孩子的支持。政府、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态度是衡量文明进步的标志。

根据古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养老的良好传统。《礼记》记载:“凡养老,都有于以燕礼,夏后以燕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用。”

由此可见,最早的养老记录始于夏朝,商周相传,成为中国历史上养老制度的源泉,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物质贫乏,人们的寿命普遍较短。60岁以后,他们是老年人;很少有人能活到70岁。俗话说“人生七十年来稀罕”。

夏商周时期,养老制度的雏形开始形成,原有的养老机构成立。《礼记·王制》记载:“夏后,养国老于东序,养老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老老于左学。”

周朝继承了夏季商业的传统,也有类似的养老机构。然而,这些养老机构主要针对统治集团内部的退休官员,旨在让这些人永远得到支持。

但是,真正面向普通人的养老制度还没有形成。普通人的养老要靠自己的孩子,才能有“养儿防老”的说法。

历代以后,都有尊老养老的制度设计,并在不断完善。只有在宋代,才真正出现了更系统的养老机制。

[img]441834[/img]

二、看宋代养老问题的制度设计

虽然北宋军队疲软,经常在与周边国家的战争中失败,但其经济实力却有所不同。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之一,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据研究,北宋的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北宋倡导孝道治理世界。在这个“不缺钱”的朝代,老年人的支持更加周到和全面,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此外,还出台了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王杖诏书》。根据法令,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地方政府每月奖励一石米、二十斤肉、五桶酒,基本实现国家赡养。由此可见,国家对老年人赡养问题的重视是普遍的。

1、家庭养老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养儿防老的传统。宋代,国家明确规定儿子要承担赡养老父母的责任。朝廷作为配套政策,还颁布了侍丁制度和权留养亲制度。

其中,侍丁制度是指需要赡养的老年家庭也可以获得减免税的优惠待遇;如果家里有80岁以上的父母,可以减免家庭成员的税收和一名成年男子的兵役。

权留养亲制度是针对违反法院法律法规的罪犯制定的,即罪犯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法院允许先完成赡养义务,待赡养义务完成后再到政府服刑。

上述情况是针对有儿子的家庭。对于没有孩子的老年人,国家也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即家庭赡养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孩子,他的家庭成员需要承担赡养义务。

[img]441835[/img]

2、社会助老

虽然国家法律和养老传统决定了家庭和家庭的养老责任,但许多贫困家庭无法承担赡养家庭中老年人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力量发挥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最著名的是由一代著名大臣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作家。他提出的“先忧后乐”的士大夫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

事实上,范仲淹还有一个更令人钦佩的身份——慈善家。范仲淹出身贫寒,但1050年在杭州太守任,捐出一生积蓄购买1000多亩土地,创立 “范氏义庄”也成为我国慈善机构的雏形。

“范氏义庄”的救助对象主要是范氏族的姻亲和亲属陷入困境或贫困的人。符合救助标准的,可以获得义庄的粮食和大米救济。“范氏义庄”的救济范围只是范氏族的外亲,比现代慈善机构窄得多。

然而,范仲淹的举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引起了许多富裕儿童的效仿,客观地促进了社会帮助老年人的形成,保障了许多贫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img]441836[/img]

3、政府托底

虽然宋代提倡家庭养老、宗族救助等养老方式,但政府福利组织将在这些机制无法完全覆盖的地方覆盖。

《梁书》曾提到,“在北京师傅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华发不稀。如果你一辈子都活着,你可以用厚厚的食物。”其实里面的“孤独园”是收养孤独老人和孤儿的国家福利机构。

在宋代,国家设立的类似孤独园区的国家慈善养老机构可以说遍布城乡,保障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真正实现了老年人的支持和支持。

宋代先进发达的养老保障制度与其强大的经济能力密切相关,这也是由执政人员的行政思想决定的。宋代倡导“孝治国”,积极推进养老制度化发展。

其健全的养老机制也为现代养老体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尊重和帮助老年人的优良传统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并代代相传。


宋代以前的养老制度是如何发展的?宋代的养老制度是什么?宋代以前的养老制度是如何发展的?宋代的养老制度是什么?

,,,,,,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