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古人取暖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古代冬天没有暖气,古人怎么取暖?
冬天,你又冻成狗了吗?我们应该知道,古代的天气比现在冷得多。现代人有暖气、空调和地热,但在古代,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的设备,如何取暖?
中华民族以其智慧而闻名于世。有很多方法可以防寒和聪明的古人。
花椒涂房壁
事实上,秦汉时期,冬季出现了“空调房”。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曾在《西京赋》中写道:“朝堂承东,温调延北”。“温调”是指这种房间。那么为什么这种房间能保暖呢?
[img]427683[/img]
在《汉宫仪》中,“皇后称辣椒室为辣椒室,主要温暖除恶气”。在汉代,辣椒被认为是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泥浆,制成墙体保温层。那么,如果你用胡椒粉画墙壁,墙壁的气味不是很重吗?事实上,它并没有完全使用胡椒粉来粉刷墙壁,而是添加了一些其他的花卉和植物,所以气味很香。
火墙
不仅如此,古代宫廷建筑师还想出了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来加热宫殿。古代建筑师把墙建成空心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了一条火道。加火的炭口位于大厅外的屋檐下。木炭火烧在炭口里,热量可以沿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厅。
[img]427684[/img]
火墙结构图
皇宫贵族是这样的,那么人们是如何在寒冷的冬天取暖的呢?
火塘
[img]427685[/img]
火塘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是烹饪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它不仅能吸收从室外吹来的氧气,帮助燃烧,还能阻挡冬天从门口吹来的寒风。
火炕
住在北方的古人,一般都有火炕,里面有孔道,冬天通过燃烧产生热量,进入炕内通道加热,同时还配备了火盆等加热设施。
手炉
[img]427686[/img]
手炉
手炉是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它是一个用来取暖手的小炉子。放置火炭或仍有余热的炉灰,盖上盖子,举在手上或手里,或笼在袖子里取暖。手炉也被称为“手持炉”、“袖炉”、“火炉”。相当于现代的“暖手宝”,我们在影视剧中也经常能看到手炉。
足炉
[img]427687[/img]
汤婆子
足炉比手炉大。它是一个铜或锡或瓷平圆壶。上面有一个带帽子的洞。如果热水从上面的洞里倒进去,整个足炉会立刻暖和起来。足炉主要用于捂住脚。它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放在床上。因此,它也被称为“脚婆”、“汤婆子”、“汤媪”。
暖耳
[img]427688[/img]
暖耳
除了手脚,古人为了护耳防冻,早就发明了护耳神器,还取了一个很温馨的名字:暖耳。明朝百官入朝,戴暖耳御寒。暖耳一般是用狐皮做的,有的只遮住耳朵,有的像风帽一样笼上所有的纱帽。
虽然没有现在的空调和暖气,但古人的保暖措施并不比现代差。这些保暖措施汇集了古人的智慧!
在古代,没有先进的设备供暖 古人如何在冬天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