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不明白:古代文字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古人发明了文字,为什么古人没有发明标点符号?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殷商后期的甲骨文。因为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形象某个物体,加上龟壳和牛骨雕刻的符号,祭司用火烤看裂缝来猜测某件事的发生,或者某个鬼神的名字,主要用于“祭祀和占卜”,祭祀的祖先是一些鬼神的名字。@ 现代考古学家挖掘的甲骨文只能破译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不能破译。原因是古人的生活环境被原始森林和荒野包围着。人们的思想停留在对野兽或鬼神的恐惧中,这与现代人的思想格格不入。
[img]425555[/img]
殷商后期周文王姬昌创作的《周易》有384卦和64卦,也用于“祭祀和占卜”,但甲骨文用火烤看裂缝,《周易》用卦计算。崇拜祖先,占卜未来。譬如:1、王亥丧牛羊易国之事,殷先祖王亥失牛羊易国,被围困,但没有危险。六卦三卦。2、帝乙归妹,殷帝乙将两个女儿嫁给周文王,吉祥,卦六五。
殷商、西周、东周都有青铜器,青铜器作为礼器,主要用于祭祖。钟鼎文(金文)是青铜器上篆刻的铭文。最明显的例子是西周中期的“遂公”,它篆刻了大禹的名字,说明西周的祖先是大禹,他们是炎黄姓姬和姜的后裔。这些篆刻字在西周灭亡,从东周开始,周平王东迁往洛阳,祭司和巫史传播这些篆刻字,诸侯国才知道这些篆刻字。
[img]425556[/img]
整个春秋都是祭祀文化。孔子的儒家虽然是从周礼的“巫卜占祭”中分化出来的,但孔子的“说而不做,说必古”表明孔子在春秋末期没有书写。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魏国出现了《竹书纪年》,用竹竿写字,开始写字。但是这些篆字是用毛笔写在竹竿上的,珍惜字如金,没有多少东西可以保留。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文字,那就是李斯的秦小篆。这些秦小篆与各国篆字没有什么区别,说明这些字流传时间不会太长。
[img]425557[/img]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大儒董仲舒在各县开设了“太子院”,为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文字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但当时使用的是隶书,这种隶书将篆体字(象形文字)从圆向方发展起来,文字形式也很容易识别。随着隶书的推广,出现了大量的儒家经典,出现了大量的假儒家经典,这里并不相似。隶书用于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在北魏,鲜卑拓跋将隶书改为魏书(汉字),在唐代,鲜卑人将魏书改为楷书(汉字),即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繁体字。
东汉纸发明,到了两晋时期开始正式用纸写字(洛阳纸贵就是发生在东晋),抛弃了竹竿。唐代雕版印刷,道佛鼎盛时期,大量出版《道德经》和《金刚经》。北宋时期有活字印刷,当时有2%的人掌握汉字。明清时期一直使用唐代留下的楷书和北宋的宋体(汉字),使用文言文和八股文。因为印在书上的字都是垂直写的,所以没有标点符号。
[img]425558[/img]
民国时期,汉字开始向简体字发展,语言流行,摒弃文言文和八股文,横写体,引入西文标点符号。解放后,文本全面改革,1956年汉字(繁体字)到简体字,所有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文章成为流行语言,拼音字母诞生,标点符号适合文章段落,一篇新的标准文章展示在中国人面前,即“毛泽东选择”!
既然古人发明了文字 为什么古人不顺便发明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