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剑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剑真的能“削铁如泥”吗?真相是什么?
“切铁如泥”是古人对剑的最高评价,也是铸剑者的终极追求。中国古代十大名剑:轩辕剑 、湛泸剑、赤霄剑、太阿剑、龙泉剑、干将剑、莫邪剑、鱼肠剑、纯钧剑、承影剑都能满足削铁如泥的要求吗?
古人眼中的铁:这“铁”不是另一个“铁”
剑作为古代短兵之一,受到古王的高度赞扬,古王都有君子之气。在古人眼里,剑被称为“百兵之君”。
[img]424591[/img]
宝剑
古人评价一把剑的最高标准,通常用的词是削铁如泥,吹发可断,砍人无血。能达到削铁如泥标准的古剑很少,《三国演义》中的青剑就是其中之一。《水浒传》中杨志祖传的宝刀,虽然不是剑,但我们也算一把。毕竟人们做过成功的实验。
但古人眼中的“铁”与我们现代人眼中的铁完全不同。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笔记》中说:“五色金也是如此。一切都有五种颜色。所有的金也被称为黄金。所有的金属都来自黄金。”这意味着古人眼中的“铁”是一个一般的名字,金、银、铜、铁、铝一般可以分为铁类别。
正常铁的莫氏硬度一般在4.5左右,而银和铜的莫氏硬度要低得多,只有铁的一半左右。在古代,人们测试银元宝的颜色,通常用牙齿咬它。可以看出,如果你用古代的剑削金属银,你真的可以达到“削铁如泥”的程度。
[img]424592[/img]
杨志卖刀
在《水浒传》中,当杨志在街上卖刀被牛二刁难时,他没有切正常的铁,而是把20个铜钱堆成一堆。一把刀下来,切成两半。
同样是铁,硬度差别很大
根据碳含量的不同,铁可分为生铁、钢铁和熟铁。生铁的碳含量超过2%,钢的碳含量在0.05%-2%之间,熟铁的碳含量低于0.05%。碳含量越高,铁的硬度越高,所以生铁的硬度最高,其次是钢,熟铁的硬度最低。
[img]424593[/img]
宝剑
古代冶铁技术有限,古人炼铁通常是熟铁。以熟铁为原料,在碳火中加热吸碳,提高碳含量,可制成钢。如果炼铁炉中的温度足够高,冶炼水平足够好,古人就有可能冶炼出生铁。
所以古人用生铁锻造的剑,用来切铁是很方便的。在这种情况下,古代的剑自然可以“切铁如泥”。
[img]424594[/img]
削铁如泥
过去,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摊位上卖菜刀,这通常会吸引大量的人观看。小贩们的噱头是“切铁如泥”。我看见他拿起自己明亮的菜刀,找到一根长长的铁管。他用菜刀切铁管。没有压力。他真的像泥一样切铁。小贩没有告诉旁观者的是,他找到的铁管实际上是非常柔软的熟铁。
最高标准下的“削铁如泥”能否实现?
削铁如泥
理论上,只要压力足够大,硬度足够高,一切都可以切割。现实是,即使在金属冶炼技术和铸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人敢声称他们的剑像泥一样切铁,因为“像泥一样切铁”的标准太高了。
从字面上说,“切铁如泥”意味着刀剑切铁器像切泥一样容易。事实上,“切铁像切泥一样容易”比用菜刀切肉更难。
@ “削铁如泥”的最高标准极其困难,甚至做实验记录也很少见。
古代宝剑可以像泥一样切铁 这个铁究竟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