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古代圣旨的读者,下面就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然后往下看~为什么古代没有人敢伪造圣旨?
在古装剧中,宦官通常会宣读圣旨,接旨的人会跪下来听。宦官拉着嗓子说:“奉天承运皇帝的圣旨……”,读完圣旨,再说“接旨”。只有接旨的人才能起来接旨。
[img]421823[/img]
朝代历史是君主制度,皇权大于一切。皇帝的指示不能违抗。违抗就是谋反,会被抄家问斩,甚至连九族风险太大。影视剧里有伪造圣旨的情况,但真实历史上没有人制造假圣旨。为什么?
首先,圣旨的长度太长,影视剧中的圣旨相对较短。宦官可以用它来宣读。真正的圣旨也有两米长。一个人不可能用它来宣读,还有四五米的圣旨。河北省一位名叫孙登选的家中有一个“传家宝”,那就是明朝万历时期的圣旨。
圣旨长3.6米,颁发于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共700多字。他称赞了一位名叫孙维城的官员的功勋。2008年2月26日,定居在新乡档案馆的康熙五彩圣旨长3.25米,称赞了一位名叫任璇的大臣。
第二,圣旨需要多个人盖章签字。影视剧中的圣旨只需要皇帝的玉玺,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制作圣旨、写作内容、盖章、宣旨等都需要相关人员的签名。如果发现了一点,就会找到负责人,负责人的过错也会涉及到家人,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所以伪造圣旨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是从源头上。
[img]421824[/img]
第三,圣旨上有一个特殊的字体。圣旨上的字不是皇帝自己写的。明代朱元璋时期,通常由翰林院撰写,然后由内阁大学士书写,再由皇帝最优秀的“吉士”书写。朱元璋颁布的圣旨是人们经常听到的“奉天承运皇帝,圣旨”。
其中,“奉”字具有良好的防伪效果。它是刺绣的,而不是简单的刺绣。它必须刺绣在右上角的第一朵祥云上,这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很难模仿。2008年康熙五彩圣旨还有两种字体,即满文和汉文。专家:如果你看上面的第一个字,你就不用做了。
[img]421825[/img]
第四,圣旨采用特殊材料,由优质丝绸制成,圣旨充满祥云瑞鹤图案,两端有银龙,材料也特殊,康熙彩色圣旨有黄蓝棕色等颜色,材料也是彩色缎子,所以制作假圣旨太难了。回到苏湖看更多
古代圣旨代表皇权 为什么古人不伪造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