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的主要参与者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伟、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懿、长沙王司马懿、成都王司马英、河间王司马青、东海王司马越。动乱持续了16年,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是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
起因
八王之乱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候选人方面犯了重大错误。他在皇太子和王妃的选择上犯了重大错误,导致贾南风能够统治政治,直接导致八王之乱的爆发。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依靠两个因素: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特别是皇帝和宰相 地方长官、统兵大臣之间的关系。第二,拥有一个能够认真实施这一制度的统治集团,尤其重要的是拥有一个有威望、有才华的皇帝。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img]422487[/img]
在西晋初年,上述两个因素基本具备。西晋刚刚统一全国,晋武帝本人具有统治能力,威望较高,能牢牢把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保持政局稳定。与此同时,当时土地辽阔,人口稀少,土地问题不严重;晋王朝颁布了占领土地的法律和家庭调整公式,解雇了州军人。税收和兵役不是很重,整个社会的生产都在向前发展。如果晋武帝死后继位的皇帝不是很愚蠢,他是一个中等人才,或者接受顾命的辅政大臣有相当大的威望和才能,基本上可以控制政局,那么八王之乱就没有合适的环境了。然而,继位皇帝和接受顾命的辅政大臣的情况远非如此。
晋武帝的继任者是晋惠帝的司马忠。他是晋武帝杨皇后出生的。他和母亲的兄弟司马轨早逝,下面的兄弟都太小了。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茂日被立为皇太子,9岁,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但其性鲁钝,世言更叫白痴。许多大臣从晋朝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主张废除他,更突出的是魏绍和乔。晋武帝也担心太子本,但他担心皇位落后于他的部门。此外,司马忠的儿子司马昱年轻而聪明,似乎有君主的资本,武帝非常爱他。为了让爱孙以后得承皇位,他并不容易储存。但是,守卫者不是天才,皇权旁落,乱源已成。
[img]422488[/img]
历史学界对八王之乱的原因仍存在争议。
王仲罗认为,八王之乱是由于“使诸王走出重镇”造成的。“比如武帝末年,楚王玮用秦王柬都督关,楚王玮督荆州,淮南王允督江,扬二州,汝南王亮出镇许昌。惠帝即位,成都王颖镇业用梁王周、赵王伦、河间王清先后在镇关中。赵王伦擅政,用齐王懿镇许昌..所有割据称霸、举兵向阙的事情都是由此产生的。”。
何兹全认为,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发展,晋朝因惩罚魏氏孤立而建立的宗族诸侯特权,正好成为分割皇权的势力,导致八王之乱。可以说,士族门阀势力的恶性发展为八王之乱的发生提供了政治基础;分封食城制度为宗王提供了发展自身经济力量、聚集军事力量的基础;宗王出镇使宗王都督掌握了相当大的军权,是他们敢于发动变革的军事基础;晋武帝选择不当,为叛乱者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img]422489[/img]
八王之乱的直接因素是贾后专政。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的女儿。大司马忠两岁,丑陋凶猛,有政治野心,手段恶毒。晋武帝时,外戚贾氏和杨氏都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晋武帝死后,晋惠帝无法治理朝政,导致宗室和外戚争权夺利,贾南风获得专权。而贾南风实施的女性专制主义统治政策则成为八王之乱的直接导火索。
八王之乱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