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战争时,往往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大军,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古代战争中,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往往是几十万到几百万人,但实际上这些都经不起推敲。说白了就是虚报人数,以达到吓唬敌人的目的。事实上,在古代,有30多万军队记载的战争将成为一个传说。年龄越大,相信的人就越多。到了明末,人数还是会说得很多。据专家研究,事实上,古代军队最多不超过20万人。
[img]417765[/img]
我们现在看到的战争案件通常是通过历史书代代相传的。然而,历史书不是军事书籍。历史学家比记事好,但比考试更短。他们往往有意模糊一些事情的原因。同时,他们夸大了一些事情。这种操作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当这些记录描述战争时,历史书中的记录往往呈现出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规模。
士兵,诡计多端!士兵不厌欺诈,就是这个意思!明明带了一个营,偏说是两个团。如果你带了一个团,你应该被描述为两个老师。目的是恐吓敌人,实现所谓的虚张声势!古代带兵打仗的时候,明明只带了一万人,却要提五万人。
事实上,经过一番交流,它带来了2万人,成为了10万军队。其目的是先听寺庙的耳朵!在古代,没有人能同时在战场上提供数百万军队。事实上,聚集数百万军队并不难。罕见的是,在物流供应方面,数百万军队的物流供应是直截了当的,即使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也很难实现。
[img]417766[/img]
事实上,这很容易理解。在古代,运输能力很弱。运输基本上取决于人力一次又一次地运输。战场通常由成千上万的军队支持,需要成千上万的人进行物流供应。
例如,当汉武帝出征漠北时,他带来的实际战斗部队只有10万人,但后勤部队高达50万人。事实上,这些人在军队出征时也将被纳入总兵力。人们被迫担心。不管他们是否是后勤部队,他们都可以用武器冲锋陷阵。
然而,在古代历史上,它最多被称为数百万军队。似乎没有发现数百万的吹牛方法。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说更多的吹是没有意义的。
此外,古代军队中还有许多非战斗人员。如果你想出征数百英里外的城市,你通常需要征集数倍的民夫来运输粮食和军事需要,这些人也被纳入军队。
有了这些人,他们可以被称为50万军队,但事实上,真正的士兵只有大约3万或4万人,其余的只是强大的势头。
[img]417767[/img]
战国时期,所有成年男子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并按照朝廷的命令定期服兵役。这些可以称为“预备役”,他们可以随时成为正规军。只要战争来临,战士和辅兵之间的区别就不那么严格了。在紧急情况下,辅兵也必须上场作战。
战国时期的敌对势力,双方都是严肃的国家,农民也要接受军事训练,真正做到全民都是士兵。战国时期,军队的数量是正规军和受过军事训练的农民,他们都可以在战场上战斗。因此,战国时期的军队都是真正的军队。
在古代,我们确实可以聚集这么多的力量,但仍然有很多战斗是谎报力量。例如,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少胜多战役和最罕见的战役。
曹军声称拥有80万军队。事实上,真实情况并不多。他们甚至可能没有20万人。然而,孙刘的联军只有5万人。
[img]417768[/img]
在中国的冷兵器时代,如果是灭国之战,真的需要运到很多人身上。当时古人也很喜欢夸张。比如李白的诗里可以看到古人的夸张,比如“三千英尺白发”、“三千英尺飞下”等等。
古代的战争是几十万或者几百万军队 实际情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