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封禅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古代皇帝要在泰山封禅?
封禅其实是一种祭祀活动,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合起来就是祭天。既然只是祭祀天地,理论上皇帝不是经常从事这种活动吗?虽然经常做,但在泰山做这种祭祀活动意义重大。
为什么?先说说泰山的文化地位。
泰山的双重身份
据《史记》记载,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因此,泰山具有齐鲁的文化优势。
孟子说:孔子爬东山,小鲁,爬泰山,小世界。一句话打破了天空,反映了泰山在儒家思想领袖心中的崇高地位。在齐鲁地区,人们用泰山来比较高尚的文化行为和精神领域。泰山被认为是圣人学习的宏伟和崇高的象征。
古代有岱(指泰山)为山宗,为五岳之长的说法,可见泰山一直是正统政治权力的象征。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海上旅行时,必须同时向泰山献祭。秦始皇多次东游海上。除了寻找海上仙山,寻求长生不老药外,他的主要动机是加强行政实力,实现“照亮世界”,这实际上是对权力的极端追求。汉武帝也有类似秦始皇的行动,其中并不缺乏“天子以世界为家”的政治意识。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废百家,独尊儒术”,得到汉武帝的支持。这一文化政策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正统。泰山作为儒家文化的象征,自然被视为社会意识的主流。
[img]408251[/img]
此外,泰山的地理位置也有独特的地方。在中国文化中,从风水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地方必须是景观的结合。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以东,高于齐鲁平原,东临大海,西临黄河。
秦汉皇帝以西部和中部为基础,东望泰山。在他们看来,泰山的神秘和高大与背靠海洋密切相关。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有东到海的愿望,希望与“蓬莱诸神”相聚,也就是寻求永生。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曾“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八神”,汉武帝东游海上,行礼祠八神。这意味着两位皇帝都在海上祭祀过八神。因此,秦汉时期有一句流行的话,那就是“八神祠遍布海上,万乘之驾常在东莱”。
在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追捧下,泰山不仅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也成为神山的尊称。
历史上的封禅
泰山位于中国东部,被称为东岳。历代帝王改朝换代,并致太平后,都要封禅泰山,以示受命于天,四海率从。
据《管子封禅》记载,先秦时期有72位君主前往泰山祭祀天地。秦始皇和汉武帝也在这里举行了禅宗仪式。唐宋皇帝仍然热衷于封禅。自明朝以来,朱元璋取消了泰山的称号。此后,明清时期从封禅改为祭祀仪式。北京天坛建于永乐迁都北京后,专门用于祭天。据记载,22位皇帝在天坛举行了祭天仪式。
那么禅宗仪式是怎么回事呢?禅宗的内容是在泰山顶部筑土为祭坛祭天,以报答天功,称为封;在泰山脚下,梁父山祭地,以报地功称禅。
[img]408252[/img]
从历史长河来看,在泰山举行禅宗的皇帝屈指可数,那么什么样的皇帝才有资格在泰山封禅呢?司马迁在《史记·禅宗》中给出了条件:
在太平盛世或天降吉祥的情况下,如果两个条件满足一个帝王,就可以在当政期间封禅。
据文献记载,第一个真正的禅宗仪式始于秦始皇。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在泰山举行了禅宗仪式,并设置了泰山纪念碑作为纪念品。
但真正确立泰山禅宗制度和意义的是汉武帝的泰山禅宗。在西汉武帝之前,他曾经历过四个王位:高、惠、文、景,但在过去的60年里,这四位皇帝中没有一位举行过禅宗。
[img]408253[/img]
原因可能是这四位皇帝都相对低调。在武帝之前,汉朝崇尚黄老无为之治的思想,他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恢复社会生产和稳定人民上。在武帝时期,西汉的统治相当稳定。
在前皇帝的基础上,汉武帝采取了许多富国强兵的措施,打败了匈奴,平息了内乱。面对他创造的西汉王朝,武帝非常自豪。因此,他有了在泰山封禅的想法。
然而,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泰山禅宗礼仪已经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何祭祀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武帝多次召开会议,与儒家学者讨论,但从未提出一套统一的解决方案。@ 武帝亲自起草,将封禅按祭祀太一神的仪式,再加礼以示隆重。
[img]408254[/img]
孔子亲自考察了禅宗仪式的礼仪。这种盛大的禅宗仪式有一套神圣而严格的仪式,对非常重视礼乐制度的孔子非常有吸引力。然而,经过一番调查,孔子发现禅宗仪式在不同国家的具体仪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世界上没有统一的礼仪是有原因的。
根据汉武帝指定的禅宗礼仪,首先举行祭祀仪式,即在泰山下的东方建造祭坛,在土壤下埋下玉石最后通牒,内容应保密。祭祀结束后,汉武帝只带着侍者登上泰山,并举行了封礼。第二天,从泰山北路下来,到梁父的肃然山举行禅宗仪式,仪式是按照祭祀土壤的方式举行的。
[img]408255[/img]
山上的封,山下的禅,两个仪式,祭者都穿着黄色的衣服。封礼前,宫廷侍从和儒生都要戴白鹿皮帽,束大带,插水板,举行射牛仪式。封礼后,释放从各地收集的珍稀动物。仪式结束后,武帝在泰山明堂接受了大臣们的祝贺,并颁布了一项法令,宣传封闭泰山时天空中的奇怪现象,如神秘的风景,表明皇帝得到了上帝的认可。汉武帝一生中曾举行过六次泰山封禅仪式。
汉武帝之后,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都在泰山举行了禅宗仪式,宣传自己的功绩和“君权神授”的理念,让全世界的人都信服他。说白了,其实各行各业的皇帝都是想借用泰山的神性和人们对泰山的尊重来迷惑大众。武则天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
古代封禅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皇帝选择在泰山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