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的剑是什么样的? 切铁如泥是真是假

还不明白:古剑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再往下看~古剑真的能“削铁如泥”吗?

“切铁如泥”是古人对剑的最高评价,也是铸剑者的终极追求。中国古代十大名剑:轩辕剑 、湛泸剑、赤霄剑、太阿剑、龙泉剑、干将剑、莫邪剑、鱼肠剑、纯钧剑、承影剑都能满足削铁如泥的要求吗?

古人眼中的铁:这个“铁”不是另一个“铁”

剑作为古代短兵之一,受到古王的高度赞扬,古王都有君子之气。在古人眼里,剑被称为“百兵之君”。

[img]404526[/img]

宝剑

古人评价一把剑的最高标准,通常用的词是削铁如泥,吹发可断,砍人无血。能达到削铁如泥标准的古剑很少,《三国演义》中的青剑就是其中之一。《水浒传》中杨志祖传的宝刀,虽然不是剑,但我们也算一把。毕竟人们做过成功的实验。

但古人眼中的“铁”与我们现代人眼中的铁完全不同。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笔记》中说:“五色金也是如此。一切都有五种颜色。所有的金也被称为黄金。所有的金属都来自黄金。”这意味着古人眼中的“铁”是一个一般的名字,金、银、铜、铁、铝一般可以分为铁类别。

正常铁的莫氏硬度一般在4.5左右,而银和铜的莫氏硬度要低得多,只有铁的一半左右。在古代,人们测试银元宝的颜色,通常用牙齿咬它。可以看出,如果你用古代的剑削金属银,你真的可以达到“削铁如泥”的程度。

[img]404527[/img]

杨志卖刀

在《水浒传》中,当杨志在街上卖刀被牛二刁难时,他没有切正常的铁,而是把20个铜钱堆成一堆。一把刀下来,切成两半。

同样是铁,硬度差别很大

根据碳含量的不同,铁可分为生铁、钢铁和熟铁。生铁的碳含量超过2%,钢的碳含量在0.05%-2%之间,熟铁的碳含量低于0.05%。碳含量越高,铁的硬度越高,所以生铁的硬度最高,其次是钢,熟铁的硬度最低。

古代冶铁技术有限,古人炼铁通常是熟铁。以熟铁为原料,在碳火中加热吸碳,提高碳含量,可制成钢。如果炼铁炉中的温度足够高,冶炼水平足够好,古人就有可能冶炼出生铁。

所以古人用生铁锻造的剑,用来切铁是很方便的。在这种情况下,古代的剑自然可以“切铁如泥”。

[img]404528[/img]

削铁如泥

过去,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摊位上卖菜刀,这通常会吸引大量的人观看。小贩们的噱头是“切铁如泥”。我看见他拿起自己明亮的菜刀,找到一根长长的铁管。他用菜刀切铁管。没有压力。他真的像泥一样切铁。小贩没有告诉旁观者的是,他找到的铁管实际上是非常柔软的熟铁。

“削铁如泥”能否在最高标准下实现?

[img]404529[/img]

削铁如泥

理论上,只要压力足够大,硬度足够高,一切都可以切割。现实是,即使在金属冶炼技术和铸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人敢声称他们的剑像泥一样切铁,因为“像泥一样切铁”的标准太高了。

从字面上说,“切铁如泥”意味着刀剑切铁器像切泥一样容易。事实上,“切铁像切泥一样容易”比用菜刀切肉更难。

@ 最高标准下的“切铁如泥”极其困难,甚至做实验记录也很少见。然而,在铸剑技术发达的日本,Discovery和当地一个电视节目做了一个实验。

在实验之前,首先测量枪支的最大射程,然后在枪支最大射程的临界点放置一把日本刀。在刀的侧面放置一个高速摄像头。

实验开始后,日本刀被直立向上固定,刀片对准枪口方向。然后用枪射击刀片,高速摄像机完全记录了整个过程。工作人员发现,枪射出的子弹没有对刀片造成任何伤害,子弹本身被完美地切割,并连续切割了七颗子弹。


古代的剑是什么样的? 切铁如泥是真是假古代的剑是什么样的? 切铁如泥是真是假

,,,,,,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

  • 古代皇帝一个月吃多少钱?清朝皇帝吃得最贵
  • 人以食为天,没有错说,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习惯用“日出”、“日落而歇”、“一日三餐”。。。这些词描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