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的一个县 古人需要多少名衙役?

不知道:古县和衙役的读者,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再往下看~中国古代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衙役?

衙门是古代衙门中的差兵,是衙门自己召集的差兵。当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知县审理案件时,总会不时传唤几个衙门讨论。大厅前还有两边手持水火棍的人,驱使他们奔跑。看古代书画经典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衙门的身影。那么古代一个县城需要供养衙门呢?

[img]396382[/img]

@ 衙门的地位低于官员,没有官方地位。这些协助衙门公务的人,通常被称为衙门,由当地政府筹集,从事打杂、跑腿、站立、逮捕、催促、粮食收集和护送。衙门在县政府中的地位相当于临时工。

历史早期,衙役没有工资,由当地人按户口出人充当,即免费服从劳役。根据《志第一三十》 《食品上五(役法上)》记载了这一举动:“服役出于民,州县有常数。宋由于前代制度,以衙门前官物为主,以里正、户长、乡书手为主,以芪长、弓手、壮丁为主,以承符、人力、手力、散从官为使令;县曹司至押、录、州曹司至孔目官,下至杂职、虞候、拣、挖等人,各以村民为主。京百司补吏,必须不妨碍就听。”

后来,宋代王安石改革了这一职务制度:从原来的家庭轮流到各级政府(也称职务),到政府支付雇佣人员。也就是说,免费缴费减轻了农民差役的负担。后来,政府用人民支付的这部分钱从社会上招募差役,当地人自愿充当衙役,县政府自筹发放工资。据《文献通考》记载,“帝之力主也免役,知民间通苦差役,而衙役任重行远者尤为,特创免法。这也证实了衙役的改革。

从宋代开始,衙门就是衙门里的一个特殊职位。分为内班和外班,内班是衙门县令的私人随从;外班主要分为壮班、皂班、快班,壮班主要负责打杂、皂班、审问时威慑犯人。快班又分为快速和快速。他们负责跑腿侦察案件、街道巡逻和夜间巡逻以及征税。他们抓得很快。每个班都有班头,也叫头役,负责统领这个班。《三侠五义》第五次有:“包公后来出了餐馆,还没到县,早就有三班衙役、书吏等迎接上任。”

[img]396383[/img]

至于衙役,清代的编制是按照《服役全书》的规定,一般州县有几十到一百人,大县有几千到几千人。后来皇帝下诏书,衙役编制不够,地方政府也可以自己增雇。衙役的数量开始扩大,远远大于编制。一个人口数万的县,有数百名官员,数千名衙役。据嘉庆年间御史记载,浙江仁和县、钱塘县衙役总数达到15600人。一个衙役下会有三四个白役(官署编外差役),一个府衙里会有几千个白役。正式编制的衙役,随后的白役达到十人。四川巴县知县刘衡到任后,县内有7000多名衙役。清代的衙役期只有三年,而且大多数衙役为了免除兵役,尽可能进入仕途高升,也会居位不辞。实际的衙役数量是编制的十倍之多。

[img]396384[/img]

但是衙役的工资很低。作为临时工,每天的两三文钱只够吃,年薪不到十二银。刘衡知县任职一年后,工资实在受不了吃饭。原来6780多名衙役辞职了,最后只剩下100人左右在任。其实大部分衙役都是靠权力搜民脂民膏,靠人民提供“官爷”小费维持生活。

总之,一个县令治理地只有100人根据编制需要。后来,根据实际行政需要,衙役本身承担了多样化的职务,人数入不敷出,衙役规模逐渐扩大到1000人。在古代,只有一个小县城支持了大规模的衙役,导致了官府机构的复杂性和沉重性。


古代的一个县 古人需要多少名衙役?古代的一个县 古人需要多少名衙役?

,,,,,,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

  • 古代皇帝一个月吃多少钱?清朝皇帝吃得最贵
  • 人以食为天,没有错说,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习惯用“日出”、“日落而歇”、“一日三餐”。。。这些词描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