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为什么古代没有人敢伪造圣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一看。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他传达命令的方式是通过圣旨看到圣旨,就像看到皇帝本人一样。当我们看古装剧时,我们经常看到太监带着圣旨去大臣家宣读。有些圣旨是升职致富,有些是灾难,但无论内容如何,每个人都必须服从;既然圣旨如此强大,为什么没有人敢伪造圣旨?
[img]381394[/img]
▲皇帝通过圣旨传达命令。
在今天的电视剧中,有时候为了戏剧性,往往忽略了真相。假圣旨偶尔发生在电视上。事实上,这种事情在真实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
圣旨掌握了一个人的生死大权。如果能轻易伪造,那就好了!对此,专家表示,圣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伪造,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圣旨中隐藏了多少谜团。
[img]381395[/img]
▲制作圣旨的过程很复杂。
首先,第一点是圣旨的材质:
圣旨不是一张纸,而是一块布。圣旨所需的原材料非常珍贵,是皇室专用的。大多数人根本看不到这种布;布料很难获得,布料上有精美的刺绣,长度不低于2米。恐怕任何人都想伪造圣旨
需要提前几个月准备,否则根本拿不出这么漂亮的刺绣。
二是流程复杂:
真正的圣旨不像电视剧,皇帝随便写几个字,然后盖上印章。真正的过程从制造到写作到盖章,最后到宣读,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和监督,需要每个负责人的签名。
清朝时期,圣旨由内阁起草,经大学士定稿呈现。皇帝批评后,用墨笔楷书从右到左直写,写在大黄纸上,“皇帝之宝”印章印在纸的中间和接缝处。制作完成后,圣旨被称为“圣旨黄”,必须以极其隆重复杂的礼仪送到楼上宣读,象征着向世界宣布。
宣诏礼成,由礼部接诏,立即抄写或雕板印刷多份,由驿道分发到各地,再由地方官员接诏、宣诏。抄写的诏书,称为“抄黄”
如果哪个环节有问题,那个环节的负责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会受到株连九族的惩罚。在如此严格的规定下,没有人敢伪造圣旨。
[img]381396[/img]
▲圣旨开头的“奉天承运,皇帝圣旨”“奉”字隐藏玄机。
第三点,特殊标记:
每一个圣旨的开头都是“奉天承运,皇帝圣旨”,里面的“奉”字隐藏着神秘。首先,位置是根据布上的图案确定的。圣旨布上绣有祥云和龙,“奉”字是根据祥云的位置确定的,然后由绣工独特的绣法绣上。这种绣法是皇宫绝不传下来的绝活。
[img]381397[/img]
换句话说,这种“奉”的奥秘相当于纸币的防伪暗纹,让人一眼就知道圣旨的真伪。可以说每一个圣旨都是定制的,几乎不可能造假者把所有的细节都考虑进去。
同时,圣旨也有一定的格式。比如清朝圣旨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奉天承运皇帝,圣旨”,结尾是“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告中外,咸使闻知”,中间是关于圣旨事件的内容。
参考资料:《琼林幼学》
古代圣旨的权力如此之大 为什么古人不敢伪造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