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探索黄天荡之战的具体过程,宋军为什么能拦截金军归师?

背景

1129年10月(宋建炎三年,金天会八年),金军第三次南下深入长江,突破建康(今南京),逼近临安。宋高宗赵构南逃到明州(今宁波)。第二年正月,金军攻明州,赵构乘船入海逃往温州,金军尾追不舍。幸运的是,南宋水军将领张公裕率部在台州附近的海面上阻击,使高宗幸免于难。此时,江南各地的军民到处聚集在山寨、水寨,打击金军,使其处处受到威胁。在大肆掠夺之后,于二月,被迫北撤。

[img]375571[/img]

战役经过

金军南下

公元1129年(宋建炎三年,金天会八年)冬,金太宗完颜盛以颜宗毕为指挥官,率军号称10万南下攻宋。十一月,宗毕军自马家渡(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东北)渡江。宋浙西的制定使韩世忠为避其锋,从镇江(现属江苏)引军退役江阴军(现江阴)。宗璧迫降建康(今南京)后,迅速向南挥师,奔赴临安(今杭州)。韩世忠实金军独自深入,难以长久。因此,他们的军队被分为三部分:前军驻通惠镇(今上海青浦北)、中军驻江湾(今上海)、后军驻海口、大治海船、练习水战。

公元1130年(宋建炎四年,金天会九年)的第一个月,韩世忠亲自前往秀州(今浙江嘉兴)庆祝元旦,装饰灯笼,唱歌跳舞。金军没有准备好,带领8000人和100多艘战舰前往镇江。2月13日,完颜宗颉了解到,恐惧之路被切断,带领军队从临安沿河向北运输,试图从镇江穿越江北。

宋军拦截

镇江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处,西临建康,北枕长江,东西有焦,金二山可控。三月十五日,宗璧引军到镇江。韩世忠军先机控制金山、焦山等有利地形,严密封锁沿江渡口,用破船封锁运河入口,切断金军退路。战前,韩世忠告金军将前往运河入口的银山龙王庙,观察宋军阵势,随后命令部将苏德率兵200伏在庙内;此外,200名士兵伏在山脚下的河岸上,同意金军入庙后击鼓。河岸的伏兵首先打破了他们的退路,庙内的伏兵继出,前后进攻,以生擒其将。

严宗毕果亲率四骑登银山,因庙内伏兵先出,山下伏兵未及断后,只俘虏了他的随从二人,宗毕纵骑回。此后,宋金双方舟师在金山脚下展开激战。韩世忠指挥水师与金军作战。他的妻子梁亲自鼓鼓助战。宋军士气倍增,击败了阿里、韩昌等金将率领舟师,歼灭了200多人。宗比告诉韩世忠,他愿意把所有的人、动物和财产都还给他,并献名马借道渡江。他被严厉的话拒绝了,于是他带领船队沿着长江南岸西上寻找另一条渡江之路。韩世忠率水师沿北岸拦截,并出船30多艘进南岸。在宋军的追击下,金军不熟悉长江水道,匆匆驶入建康东北死水港黄天荡。韩世忠命令船队封锁荡内唯一的入江水道,并根据金军多操轻舟的特点,使工匠赶制大量铁绳、铁钩。金军轻舟自黄天荡冲出,即以海船分两路夹击,命骁健军士抛掷铁钩将其拖翻。宗璧再次要求韩世忠借道,韩世忠严肃回答:“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就可以相全了。"金元帅左监军完颜昌为接应宗颉军渡江北归,遣部将移刺古率军自天长(现属江苏)南下。时移拉古军入围扬州(今属江苏),被宋守军击退,是沿江转向真州(今江苏仪征),由于宋军水师的阻拦,仍无法接应严宗毕军。

[img]375572[/img]

宗弼突围

4月12日晚,宗比采纳了当地村民的建策,命令金军利用老鹳河的故道,开渠30多里,连接江口。第二天,他冲出黄天荡,驶向建康附近的河流。韩世忠发现后,率军沿江西追击拦截,到建康以北江守卫,继续阻止金军渡江。宗颉没有突破的希望,花了很多钱来打破宋军的海船战略。福建人王某、教金军在船上填土,铺平板,防止轻舟在风浪中颠簸,宋军用铁钩钩船,并在船的两侧放置桨,以加快船的行驶速度,方便机动作战;如果有风,就不要出来,如果有风,就出来,用火箭射击船篷。宗毕连夜赶制火箭,命令士兵在建康西南白鹭洲挖掘新河,带领船队绕道至宋军上游。

二十五日,天晴无风,宋军海船庞大,难以行驶。宗毕以轻舟载善射兵靠近宋军船队,用火箭射燃宋军船篷,宋统制官孙世询、严永吉等战死,金军乘势追杀70多里。长芦(今六合西南)崇福禅院僧人普伦得知韩世忠战败,立即带领村民1000多人前来接他,掩护宋军退到瓜步(今六合东南)登陆,然后还屯镇江。 严宗毕也收兵返回建康。五月,在岳飞军的攻击下,颜宗毕渡江北撤六合。

战役结果

根据《宋史》,金军想回北方,韩世忠率兵拦截,金军火攻突破后成功返北,这对南宋来说是一场失败的战斗。

根据《金史》,金军火攻后,“舟军歼雁,世忠只能自由”,几乎全歼宋军,大获全胜。

《杨国夫人传》记载:梁红玉“上书弹劾忠武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 如果黄天荡之战是胜利之战,梁红玉怎么能弹劾丈夫韩世忠,让朝廷加罪呢?

然而,大多数人认为,虽然黄天荡之战的失败仍然是光荣的,但主要是因为《宋史》记载的8000人被困了48天,有些人甚至称之为“黄天荡之战”。另一些人认为,从那时起,金军不敢轻易渡过河流,南宋一半的河流和山脉暂时得以保存。

[img]375573[/img]

质疑

不同的史书对黄天荡之战有不同的描述,但《宋史》和《金史》都有夸大的嫌疑。

宋史说两军相持48天,金史说30天。

宋史说金兵号称10万,宋兵8000。金史上只有4000金军。 两本史书上的数字肯定不准确, 但是10万这个数字肯定被夸大了很多。

《金史》和《宋史》都说金军一天之内挖出一条30英里长的河。

评价

在这场战争中,韩世忠正确审视了敌情,首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凭借长江的自然危险,他充分发挥了水战的优势,阻止了金军40天不渡河。严宗毕因势用兵后,及时改造船舶,利用火力攻击,最终突破北撤。

黄天荡之战,数胜一败。只有韩世忠才能打出这样的仗。在南宋初年的抗金将领中,韩世忠的“忠勇”是无与伦比的,这是当时的舆论。张军说:“诸将中,尤其是韩世忠的忠勇,岳飞的沉险,可以靠大事。“沉”这个词,“沉”是深沉的,“险”是勇敢的。在古汉语中,它是一个褒义词。黄天荡一战,也给韩世忠带来了极大的声誉,“知国有人,天下背诵。”


探索黄天荡之战的具体过程,宋军为什么能拦截金军归师?探索黄天荡之战的具体过程,宋军为什么能拦截金军归师?

,,,,,,,,,,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

  • 宋代最后一位皇帝:先投降,再出家,再被杀
  • 杜宗于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儿子:杨淑妃出生的赵是7岁,全皇后出生的赵显4岁,余修容出生的赵敏3岁。谢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