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28年以来,蜀汉首相诸葛亮在六年内率领了五次军队,北伐曹魏政权,最终于234年死于五丈原军。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流人物。与管仲和乐毅相比,他不知道世界上的三分,他的才能得到了对手的尊重。但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什么?有兴趣的读者来看看!
一是国小兵少,蜀汉力量最弱
从地图上看,蜀汉的面积似乎不小,但实际上只占据了益州,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无法与曹魏相比。据史料记载,蜀汉灭亡时,整个政权只有28万户和94万人。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蜀汉的人口可能更多,但只有100万左右。东吴的地盘比蜀汉大,人口也多,但只有230万。
再看曹魏,曹操平定冀州后,查阅户籍,发现“可得30万人”。也就是说,一个冀州可以为曹操提供30万军队,那么冀州的人口至少有150万。曹魏占据了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徐州、幽州、雍州,以及军马产地凉州。人口是政权发展的动力,领土是政权生存的空间,决定了政权的强弱。
[img]355507[/img]
二是蜀道难,后勤难
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竞争,也是一场经济竞争,尤其是后勤竞争。蜀汉被称为天府之国,农业非常发达。收集军用粮食并不难。直到它灭亡,国库里仍然有40万只石斛。然而,军用粮食很容易得到,但运输却很困难。李白有一首诗:“蜀道难,青天难”。诸葛亮北伐时,军队布置在秦岭北麓的魏国,蜀汉的粮食产地为成都平原和汉中平原。
如果你想把食物运到前线,你必须穿过巴士山、米仓山和秦岭。山路陡峭,行走困难。蜀汉人口不多。一方面,诸葛亮想招募军队进行北伐,并安排许多强壮的人运输军粮。诸葛亮第二次和第四次北伐失败,军粮继续下去,被迫撤退。”梁回到了散关,包围了陈仓,曹震拒绝了,所有的食物都回来了。”“梁回到祁山,用木牛运输,所有的食物都退出了军队。”
第三,应变将略,非诸葛亮主任
诸葛亮是当时的奇才,“治国有分,御军有法”。在他的治理下,蜀汉虽然国小力弱,但曹魏却不敢用兵。然而,诸葛亮也不例外,任何人都不能精通一切。他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军治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换句话说,诸葛亮在内政和军事关系方面非常出色,但他也缺乏领军作战,尤其是奇谋。
有一个成语叫做出人意料地获胜。它指的是行军和战争。为了赢得战争,我们通常需要使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诸葛亮非常谨慎,从不冒险,这限制了他的军事能力,很难取得重大军事成就。后人在评论诸葛亮北伐失败时,也认为“多年来动员公众,未能成功,覆盖紧急情况,不是他的优势!”
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