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西京印记大同辽金文物展”在北京辽金城墙博物馆开幕。这也是山西大同文物首次集中在北京,展览将持续到11月20日。辽金时期的葬礼文物反映出,当时的火葬已经出现在北方。
据北京辽金城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70多件辽金文物,还有10件壁画。展览分为两部分。世俗生活的第一部分不仅是当时普通人世俗生活的缩影,也展示了西京大同在辽金时期经历的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第二部分是灵魂所在地。展出的34件文物包括8件代表性墓葬的木制陪葬冥器(复制品)、魂瓶、魂塔、将军罐、棺材、墓壁画(复制品)等。
[img]348695[/img]
《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辽代浮雕牡丹纹石棺和金代小瓦棺摆放在展厅最内侧的展柜中,引起了观众的关注。这两个丧葬器的形状与普通棺材一致,只有五六十厘米长。墓室里的随葬品是墓室里的随葬品吗?现场专家表示,这两件文物不是随葬品,而是用来盛放死者的骨灰,一般来说,就是我们今天的骨灰盒。这说明火葬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专家表示,曾经占据中国历史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主张土葬,火葬起源于佛教,后来流传于民间。
辽代浮雕彩绘牡丹纹石棺材 只有半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