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早就有戴假发的习惯。早期是上层社会女性的首饰,用来加在原来的头发上,让头发更浓密,做出更复杂的发髻。春秋假发盛行,汉代根据《周礼》制作发型和发饰。
西周皇后、君夫人等上层社会贵族妇女在参加祭祀等重大活动时应戴假发。皇后的假面包由专门的宫廷官员“追逐老师”负责。皇后仍然用假面包装各种沉重而复杂的头饰,后来演变成一个沉重的凤凰冠。
元朝时,汉族妇女开始使用一个叫做发髻的假发髻。它是用别人剪下的头发或丝线做成的。戴在头上时,发髻一直被元、明、清三代人使用。除了发髻,明代妇女常用的假发风格也有鼓,是用假发覆盖金属丝做成的框架。
[img]343716[/img]
在三国时期,女性也经常使用假发髻。假发髻被称为“大手发髻”,是贵族和妻子以下女性的珠宝。在太原时期,公主、贵族和士大夫妇都把假发当作化妆品,被称为“太阳穴轻发髻”,即松发发髻,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
到了唐朝,假发还是很流行的,杨贵妃平时喜欢戴假发,当时叫“义发”。《追昔游》写道:“义梳丛髻舞曹婆。“丛髻”是假发。经常把假发加到自己的头发里梳成发髻,或者直接把假发做成假发髻,然后戴上。高髻在宋代仍然很流行,比唐朝还要好。假发和假髻很受欢迎。一些繁华的大都市有专门生产和销售假发的商店。
清朝有许多发髻风格。当时,首都有专门生产和销售发髻的车间和商店。清初,扬州有蝴蝶、望月、花篮、折扣、罗汉、懒梳头、双飞燕、倒枕、八面观音等发髻风格。
民国成立后,发型转变简单,假发、假发少用。传统的日本发型也经常添加假发梳。假发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在日本的原始歌舞中,人们已经用草和花的茎和藤来装饰。在高丽王朝,朝鲜半岛开始盛行戴假髻,忠烈王下令高丽穿蒙古服,留蒙古发髻(编发)。后来朝鲜太祖李成桂建立了朝鲜王朝(李朝鲜),采取了“男女不降”的政策。男人恢复汉制,女人“蒙汉并行”,后来发展成“加”风格。到达纯祖时,有妇女因过重折断颈项直至死亡,宫中才撤销已婚王族妇女和女官必须佩戴的规定。
事实上,戴假发不仅在中国古代很流行,而且在西欧也很流行。
[img]343717[/img]
事实上,戴假发在西方很流行,这与一种疾病有关,那就是梅毒。16世纪下半叶,性病成为自黑死病以来欧洲最可怕的疫情。许多人患有梅毒,并有大量斑片脱发,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鬼剃须。
然而,在那个时代,长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为了掩盖脱发和秃顶,那些富有的贵族开始用马毛、羊毛甚至别人的头发戴在头上,并用薰衣草掩盖气味。
[img]343718[/img]
特别是假发从古代到现在一直很流行。那么这些假发在古代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古代假发的来源非常有限。其中之一是一些生活困难的贫困妇女出售头发以换取她们的生活需要。宫殿里对假发的需求很大。为了找人做假发,一些官员甚至强迫他们砍头取头。可以看出,当时假发被视为珍宝。由于真发制成的假发来之不易,当时开始出现黑色丝线制成的假发。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img]343719[/img]
另一个来源是残酷的,那就是从一些囚犯那里剥夺。中国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全部或部分剃掉人的惩罚,是一种耻辱刑。昆刑起源于周朝。王室的囚犯以昆代宫为短发,即长发,主要流行于中国古代夏商周到东汉。
虽然这种刑罚在现代人眼里似乎不是一种残酷的惩罚,但在古代,人们相信身体、头发和皮肤的父母对头发非常重视,所以这种惩罚对他们来说也是极其残酷的。
这样,古代假发的来源虽然残酷,但也是当时的一种风气。
古人把头发看得这么重要 那么他们的假发是从哪里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