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王朝300年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古代王朝在唐朝289年和明朝276年很难突破300年的大关?
1.君主本身
为什么每个朝代从秦朝到清朝不超过300年?这需要看一些数据。
秦朝不用说,二世而亡,没统一多久,就到处揭竿而起,虽然意义重大,但却无法忍受短命。
除了那些寿命较短的王朝,让我们来看看寿命相对较长的王朝。例如,西汉持续了210年,东汉持续了近200年,北魏持续了148年,唐朝持续了289年,北宋持续了167年,明朝持续了276年。清朝和明朝持续了同样的时间。如果加上后金二十年,持续时间最长的可以算是清朝
[img]335923[/img]
封建王朝的特点是什么?当然,皇帝说的是一种独特的权力,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事实上,中国古代周围有许多帝国。例如,朝鲜的李氏持续了500多年,日本等等。为什么他们能持续这么长时间?
以日本继续皇帝为例,我们都知道在他们的国家,皇帝几乎相当于一个虚拟的位置,他的权力和责任不是那么大,对真正的权力或机构,没有太大的威胁,无论权力如何改变,落在谁的手中,他们不会尴尬只有一个虚假的皇帝。
在中国古代,很明显,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他有至高无上的荣耀和权力。当然,他也要承担这个沉重的责任。
2.君王与权臣、门阀之间的制衡
如果这个职位的人能力平庸,甚至质量和能力低下,那么这个王朝和这个国家将面临灾难,尽管有时朝臣和机构与皇权制衡,有时甚至超越皇权。
然而,这种现象很可能会导致你要么活着,要么我活着。一旦权臣或地方王有了权力,皇帝就会把他当成眼中钉,要么皇帝从权臣、地方王或门阀开始,要么他们先开始为强,利用自己的权力,然后成名,把皇帝置之死地,上位或者支持弱君主。
皇帝被架空,往往意味着要改朝换代。不可能保证每一代君主都是文武双全、才华横溢的明君。这是这个制度带来的弊端,也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皇帝和权臣、门阀贵族和地方国王之间的制衡。
[img]335924[/img]
3.军权制衡难
然后是军事权力。自古以来,军事权力就是历代皇帝担心的一件大事。毕竟,任何获得这种权力的人都有能力直接掌权。当然,皇帝想牢牢地掌握这种权力。
但是,国内不可能只有内忧,外患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要对付外患,真正会打仗的人自然要上场,把军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在战场上点兵,在战场上打仗。
有时候会出现功高盖主、权力大于君主的情况,比如韩信、霍光、安禄山等。有的权臣被君主用计策赢了,有的牢牢控制着政府,有的直接揭竿自立。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李世民这样优秀的军事才能,自己带兵上场亲自作战。
如果军权不能轻易下放,就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削弱下属的军权,让他们没有反转的机会。削弱地方政府和下属军权的例子取决于北宋,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开始回收军权,重文轻武,甚至让文臣担任军队领导,让武将担任副领导。
[img]335925[/img]
这确实巩固了皇帝的权力。没有人敢,也没有人有能力与君主作对。内忧稳定,但外患呢?有时没有人认识这样统治下的军队、士兵和领导人?这场战斗令人窒息和虚弱。
说兵权制衡也是个难题。
4.土地人口难
然后是土地资源和人口之间的问题。在历代之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在王朝初年,君主倡导民生,恢复生产,重视农业发展,轻赋薄赋。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img]335926[/img]
在这一系列措施下,人口达到顶峰,然后人口过剩,耕地和产量严重不足,富人更富有,穷人更穷,最后一个君主无能为力或无能为力,导致矛盾越来越突出,然后世界混乱,不再和平。很难平衡每个朝代的循环。
这种矛盾导致每个王朝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参考文献:
《中国通史》
在古代统一王朝中, 为什么每个朝代都不超过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