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流行的“离婚协议”
《盛唐休书》以前在互联网上很受欢迎,其中有一句话“一别两宽,每个人都快乐”,也成为了互联网上的一个流行词。一些热情的网民发现,这一内容可以被视为唐朝版的离婚协议,来自1900年敦煌莫高窟考古出土文献的记载。
当然,这句话自然是完整版本的一部分。全文很长,都是古文。在这里,我们不会引用全文。让我们简单谈谈内容。
我和你是三生结缘,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然而,相爱太难了。结婚后,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性格是如此的不一致,甚至是彼此的怨恨。
也许我们在过去的生活中是一对敌人。既然我们这辈子不能在一起生活,我们最好聚在一起,分手。们都打电话给我们的亲戚做证据。将来,你会走你的阳关路,我会穿过我的独木桥。当然,我仍然希望和祝愿你将来美丽出众,尽快找到自己的幸福。将来你和我之间没有恩怨。
在“协议”中@ 丈夫还答应补偿妻子离婚后三年的衣食,并说“千秋万岁”。
[img]336414[/img]
二、古人离婚的三种常见方式
1、古代最常见的“休妻”
总的来说,古人离婚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叫“休妻”,这是我们在古装剧中最常听到的。这属于丈夫单方面提出的离婚要求。写完休书后,他可以“驱逐”妻子出门。
当然,这个东西不是男人想写就能写的,也不是写了就能生效的。封建时代,休妻有句话叫“七出三不去”。
“七出”一般意味着没有孩子、淫乱、不孝顺父母、胡说八道、盗窃、嫉妒和恶病。在这种情况下,丈夫可以选择休息他的妻子。换句话说,如果不符合必要条件,丈夫就不能随便乱来。
[img]336415[/img]
“三不去”是针对女性的,也就是说,在三种情况下,丈夫的离婚妻子是站不住脚的。一是结婚无所归,是女人的家庭没有人,妻子离婚后没有地方去;第二,三年的丧葬,即妻子为男人的老人三年的孝道不能休息。毕竟,在封建时代,人们非常重视孝道,人们孝顺,你不能离婚。
第三,前贫后富。这篇文章也很容易理解,就是人家陪你吃过苦,受过苦,你有钱有势之后,自然不能抛弃“糟糠之妻”。
说实话,休书一般属于古代男性特权之一,只是“休书”,让妻子离家,也解除婚姻,唯一要做的,必须解释,说明妻子是“七”,所谓的“七”在现代,似乎什么都不是。
2、第二种“和离”
古人离婚的第二种形式叫和离,类似于我们前面提到的唐代离婚协议,属于男女双方约定的离婚。无论是性格不合还是感情破裂,无论彼此之间有没有说不出的秘密,@ 夫妻俩只要觉得小日子凑合不下去,就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离婚。
这种和解的方式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但法律法规中出现的是唐代。《唐律》规定,夫妻不能和谐生活的,可以自愿离婚,不是违法行为。
换句话说,在民俗最开放的唐代,有时人们休妻符合“七出”的要求,但有时考虑到彼此的面子,他们不想变得丑陋,他们会选择用和离开来解除婚姻关系。此外,“放妻书”和之前的“休书”一样,也必须由男方出具,女方不需要签字。
[img]336416[/img]
3、最后一种方法
古人离婚的最后一种方式叫做“义绝”。通过现代社会的理解,大辉觉得婚姻关系必须通过强制性手段解除,就像“非法婚姻”一样,也可以看作是古代版的“法院判决”。
“义”包含了很多内容,其中更重要的是,经常使用丈夫殴打妻子的家庭,妻子殴打、通奸或谋杀丈夫的家庭。也就是说,如果有家庭暴力,双方可以离婚,不限于男女,如果丈夫殴打妻子的长辈,也可以起诉政府要求离婚。
政府一般在接到此类案件后,都会按照法律法规和具体程序进行处理,轻则挨上一块板子,重则流放3000英里,@ 任何民事纠纷一旦涉及到夫妻感情,到了离婚的那一步,就会被视为“义绝”的一部分。
官方认定后,夫妻关系结束,只需按照法律程序离婚即可。如果一方纠缠不清,拒绝离婚,政府将给予其他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隋唐时期,还有一种“强制离婚”的情况,称为“违法”,违反了当前法律法规要求的“婚姻限制”原则。
比如“同姓不能结婚”、“五服内不可婚”、“逃亡的女人不能结婚”、“奴不能娶良人为妻”、“监察官不能接受监察女性”等等。如果被告发布了这种基本违法原则的婚姻,不仅要强制判决,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一部分。
古人是怎么离婚的?他们的离婚方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