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魏崔浩简介 崔浩,北魏历史上的重臣,是怎么死的?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县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到了积极作用。后人称赞为“南北朝一流军事战略家”。

崔浩出生于清河崔氏,是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陈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哥。连婚姻都是学者。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相关,研究精义理,时人无法比拟”,长得像个漂亮的女人,自比张亮。

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他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为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多次排斥众议,根据星象和人员判断时机,使太武帝依次成功摧毁胡霞、北凉和柔和攻击。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解除了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特别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业道路。

拓跋涛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见寺僧藏武器。崔浩相信道教,主张崇道废佛。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庙,摧毁佛像。历史上被称为“三武之祸”。寇谦杀了太多僧侣。他恳求崔浩阻止灭佛。“一境之内没有复沙门”。

北魏崔浩简介 崔浩,北魏历史上的重臣,是怎么死的?

崔浩画像

然而,由于崔浩试图“整洁人伦,分清士族”,卢玄劝他:“夫创立事,各有其时,乐于为此的人,有多少人也应该三思而后行?”[2]敢于与王子争当官员,引起鲜卑贵族的不满。

上帝二年(429年),崔浩和弟弟崔光、邓颖、赵继、黄辅一起写了《国书》。太延五年(439年),崔浩因修“国史”而不回避禁忌,命令史闵湛、习标劝他在石头上刻史,在路两旁树木,费银300万。高允曾预言:“闵湛所营,分寸之间,恐怕是崔门万事之祸。我什么都没有。”。

因此,“北方人对愤怒和毒性感到厌恶,并与皇帝建立了巨大的关系。”这件事最终冒犯了太武帝,被囚禁在木笼里。“把它送到城南,让几十个守卫在它上面,喊着,闻着路。”太平真君11年(450年)被夷九族,涉及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自宰司被羞辱,没有浩者”。

陈寅恪认为:“崔浩之死,要么是华夷之辨的民族问题,要么是佛道之争的宗教问题,其实不然。主要原因应该是社会阶级,就是崔浩想“整洁人伦,明确姓氏”。最后,他因为国史而遭灾。

至于佛教和道教之争,很可能是崔浩死亡的原因之一。《魏书释老志》记载太武帝拓跋徒西征盖吴到长安。当他看到寺庙里有很多武器时,他生气地说:“这不是沙门用的,而是盖吴通谋用来伤害人们的耳朵!”崔浩信天师道,于是“因进其说”,最后太武帝“诏长安沙门,烧毁佛像。”

太子拓跋晃和崔浩在宗教上存在分歧。他“素敬佛道。频繁上表,陈刑杀沙门之滥,不是图像罪。”然而,太武帝不愿意买账。相反,他变本加厉地下令“胡神和形状像泥人和铜人的人会被门惩罚。”直到崔浩死后,他才“后悔”。在废佛问题上,崔浩和太子拓跋晃虽然冲突,但拓跋晃的表情并没有说崔浩。


北魏崔浩简介 崔浩,北魏历史上的重臣,是怎么死的?北魏崔浩简介 崔浩,北魏历史上的重臣,是怎么死的?

,

  • 闵帝元恭简介北魏节 装聋作哑8年的悲剧催促皇帝
  • 闵帝元恭,北魏节(498年)―532年),南北朝北魏皇帝,广陵王元羽之子。在元恭被尔朱氏集团拥立为皇帝之前,他装聋作哑地度过了8...

  • 北魏太武帝拓跋? 北方的优秀军事家
  • 北魏太武帝拓跋(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王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

  •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妻子气死?孝文帝之死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怎么死的?中国是世界上皇帝最丰富的国家。皇帝与普通人不同。有些人饿死了,有些人吃错了药,有些人被妻...

  • 北魏道武帝拓跋贵简介 北魏开国皇帝遇刺死亡。
  • 北魏道武帝(371-409年),又称涉贵、什翼圭、翼圭、开国、北魏开国皇帝、鲜卑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傲的儿...

  • 魏孝文帝拓跋宏简介 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北魏王朝第六位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优秀的政治...

  • 元旭介绍北魏孝明帝 被母亲胡太后毒杀
  • 北魏孝明帝元旭是宣武帝元恪的二子,也是宣武帝元恪唯一一个没有死的儿子。有传言说元恪的前皇后于氏及其生下的王子都被高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