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契丹族。唐天宝十五年(756)初,李光毕被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超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毕不和,光毕晚年被宦官诽谤。年五十七岁的徐州病死。追赠司空、太保、死后武穆。富平县寻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李光碧墓。
李光碧的父亲李楷洛,原契丹酋长,武则天归唐朝,崇拜左羽林将军,任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他以勇敢善战而闻名。他死于反击突厥战争。皇帝给了营州总督,并称他为忠诚。李光碧从小就严肃、深沉、刚毅。他喜欢读班固的《汉书》,治军极其严格。当他第一次进入军队时,他是左卫郎。后来,他是左清和安北都护。
公元746年(天宝五年),朔方节使王中思调河西、陇右节使,补李光碧为王中思府兵马使,充赤水军使。王忠思非常重视他,曾经说过:“他得到了我的士兵,光比也。”
公元749年(天宝八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上表,唐玄宗任命李光碧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即朔方节度使实际封蓟县公。
公元754年(天宝13年),朔方节使安思顺热爱自己的才华,想把女儿嫁给他。李光碧听到后请他辞职回家。陇右节让哥舒翰觉得很可惜,就请玄宗召回京师长安。
李光弼简介 唐朝著名将领左羽林将军李光毕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