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君子一言难追,讲究说话算数。大丈夫立世,当以诚信为基础,说出来的话,泼出来的水,是不可收回的,就是所谓的一诺千金。但话说回来,谁能一辈子说到做到呢?谁能言出必行一辈子?没有人是完美的。如果你不能履行你的承诺,只要你真诚地向对方道歉或解释,你仍然可以被理解;如果你不履行诺言,对对方粗鲁,必然会引起矛盾和冲突。赵皇帝石遵在这个问题上绊倒了。
被废杀的皇帝石遵简介
石遵(?—349年),字大,后赵第三任皇帝石虎第九子,第四任皇帝石世同父异母兄弟,生母郑樱桃。石遵“有武艺文德”(晋书)是石虎十几个儿子中最好的一个。石虎在位时,先后立长子石深,次子石宣为太子,后因两人胡作非为,谋杀父兄,相继被处死。石虎想从石斌和石遵的两个“长而贤”(《资治通鉴》)的儿子中选择一个作为王子。然而,由于军昭将军张豺的诽谤,石虎最终决定将年幼的儿子石世作为王子,导致石遵与王子的位置擦肩而过。
石世被任命为王子的第二年,即太宁元年(349年)4月,石虎病危。临终前,石遵被任命为将军,守卫关右(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右是西,即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并被遗诏与石斌和张豺共同协助。石斌、石遵均当时不在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石遵接到辅政通知后,从幽州(今北京)回到国都叶城,一个是看望生病的父亲,另一个是正式接受任命。结果石遵在见到父亲之前就被石世的母亲刘和张豺赶走了,“配3万名禁兵,哭着走”(《晋书》)。这一事件,使石遵对刘氏、张豺怀恨在心,也成为石遵今后出兵造反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月,石虎病死,年仅十一岁的石世即位,刘氏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心腹张豺辅政,“如霍光故事”(《资治通鉴》)。在听到石虎病死的消息后,石遵果断地在河内(黄河以北)领兵,等待机会夺取王位。由于石遵、石鉴兄弟驻兵外,虎视邺城,张豺便请“石遵、石鉴为左右丞相,以尉其心,刘氏从之”(《晋书》)。文武双全的石遵本来就有称帝之心,“先帝也打算以殿下(石遵)为继承人”(《资治通鉴》)。左丞相的位子石遵根本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他想成为一个皇帝。
就在石遵努力准备的时候,姚一仲、傅洪、石闵(即冉闵、石虎养孙)等将领平定梁犊叛乱班师回归,在李城(河南省温县)遇到了石遵。所有的将军都抱怨女主人临朝、奸臣当道、幼主当国,所以他们建议石遵起兵。冉闵是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中最厉害的一位,“闵素勇敢,屡立战功,夷、夏宿将都怕之”(《资治通鉴》)。随着这支生力军的加入,石遵更有可能获胜。@ 许多其他支持石遵的士兵也来到李城汇合,石遵的实力大大增强。不久,石遵便聚集了9万人马,在大军围城的气势下,几乎没有血刃就攻占了邺城。五月,石遵在控制大局后,废杀石世,自立为帝,成为后赵第五任皇帝。然而,石遵只当了半年皇帝,自食其言被冉闵杀死。
石遵是怎么言而无信的?
一开始,在李城发兵之前,石遵为了让勇敢的冉闵为自己努力,向冉闵承诺,“努力!事成,以尔为王子”(《资治通鉴》),《晋书》作“努力!事成,以尔为储二”。这意味着,努力工作,事成后,立你为王子,这让冉闵非常兴奋。后赵,冉闵虽然勇冠三军,深受石虎喜爱,但由于出身问题,无缘王子之位。在所有士兵面前,石遵做出了如此庄严的承诺,突然激起了冉闵内心的强烈欲望,让他看到了美好的人生前景。为此,冉闵甘当先锋,非常努力地帮助石遵登上皇位。然而,石遵成为皇帝后,并没有履行立冉闵为王子的承诺,而是立了石斌的儿子石衍为王子(按:石遵无子),把冉闵晾在一边,没有向冉闵解释。石遵过河拆桥,背信弃义,言而无信,让正在兴起的冉闵“非常失望”(《晋书》),这难道不明显是在耍弄人吗,对石遵的意见很大吗?
石遵不履行诺言,冉闵也无能为力,无法抗争,不得不追求@ 不能当太子,做一个有实权的辅政大臣也可以。冉闵(《晋书》)“自以勋高一以来,规专朝政,遵忌而不能任”,但石遵最终只封了他一个都督的职位,让他掌管内外兵权,政务不让他干涉。在首都期间,冉闵为了培养个人势力,不断要求下属封存。石遵不仅不同意,还反对“以善恶为挫折”,于是“众咸怨恨”。因此,冉闵对石遵的不满更深。鉴于冉闵功高震主,不少人劝石遵削夺冉闵兵权,抓住机会杀了冉闵,导致冉闵“益恨望”(《资治通鉴》)、“益恨色”(《晋书》)。冉闵与石遵的矛盾已经上升到白热化的境地。
当年11月,石遵召集石鉴、石苞、石坤、石昭等近支商量杀冉闵。虽然遭到太后郑樱桃的反对,但石遵此时已将冉闵视为眼中钉肉的刺,并不快乐。石鉴和冉闵素来交好,得知石遵杀了冉闵,不忍看到冉闵被杀,便秘派人给冉闵通风报信,让冉闵早做装备,提防。石遵的所作所为,迫使冉闵选择造反,你石遵既然不仁,就怪我冉闵不义!鉴于石遵不仅违背诺言,不讲道德,还毒害了自己,“闵遂……密谋废遵”(《晋书》),另立石鉴为皇帝,然后派心腹苏亥、周成抓石遵。当时,石遵在如意观上正与妃嫔下棋,毫无防备,束手就擒。一开始,石遵率军进叶城时贯甲曜兵,那是多么耀武扬威,现在却成了任人鱼的阶下囚。随后,一代皇帝死于懊丧和恐慌。
石鉴称帝后,废除了石遵的皇帝名,因其生前为彭城王,所以历史学界仍以彭城王称之为。石遵“凡在位183日”,从五月称帝到十一月被杀。事实上,如果石遵一开始没有向石闵许下承诺,单凭那9万人的气势,攻下“宿卫空虚”(《晋书》)的叶城也不难。拍着胸脯许下诺言,既不兑现,也不安抚,还动了杀机,石遵之被废杀,可谓怪自取。在中国历代皇帝中,石遵是第一个因言而无信而被废杀的人,这也是一个先例。套用一句非常流行的台词,一句话就能成功,一句话就能成功,石遵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揭秘:谁是历史上因言而无信而被废杀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