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乐毅到底是谁?诸葛亮为何要自比管仲乐毅?

乐毅是谁?很多人不知道,但他有一个著名的粉丝,那就是诸葛亮。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经常比较“管乐”,“管”就是管仲,“乐”就是乐毅。可以想象一个人能被诸葛亮视为偶像。

他遇到了明主,因为他没有遇到才华。

乐毅的祖先是魏国著名将军乐羊。魏文侯将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作为他的封地。乐家一代又一代地生活在灵寿。当他传到乐毅时,这个地方已经是赵国的领土了。乐毅是在“将军之后”的标签下长大的。他是赵国能文能武的高富帅。

当时,虽然赵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它正处于宫廷混乱之中。乐毅认为不要在赵国当官更安全。如果他不小心站错了队,就会被杀。他冲到魏国,去祖先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美好的未来。当然,魏王知道乐毅不是一个虚名,但他只给了他一份闲置的工作。少工作,多拿钱;如果你不工作,你也会得到钱。这是很多人的目标,但乐毅不愿意。他还年轻,有梦想。

这时,北方的燕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大乱。刚刚登基的燕昭王想治理好国家,报复齐国杀父破国的仇恨,于是大举招贤纳士,在国都附近建了一个高台,把黄金放在舞台上,专门奖励来燕国的人才。有一段时间,它闻名于世,应该像云一样。

听到这个消息后,乐毅向魏王找了个借口出使燕国。一个没有天赋,心比天高的年轻人遇到了一个渴望人才的老板,他们遇到了火花。乐毅不再关心魏国使者的身份,成为燕赵王的亚清(相当于副宰相)。

[img]127282[/img]

现在看来,乐毅的择主观念和诸葛亮很像。他选择的不是一个坚强的一方,而是一个可以展示他一生所学的舞台,一个“疑人不需要,用人不疑”的明君。

占领临淄代替燕昭王复仇

乐毅和燕昭王共同努力,把燕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转眼间,28年过去了,曾经贫穷的燕子成了强国,白衣飘飘的乐公子也成了鬓角斑白的老臣。

这时,齐国的国君已经是齐宣王之子齐闵王了。齐国先后与各国抱怨,甚至一度想摧毁名义上的中央政权周天子,突破诸侯国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燕昭王提议伐齐。乐毅认为,燕国单独出兵不是上策。首先,“瘦骆驼比马大”。毕竟,齐国有很多成年人。即使燕国能够侥幸“惨胜”,它也会受到极大的伤害。我们怎样才能确保临近的赵、魏、韩三国不分一杯羹?@ 与其与齐国单挑,不如与其他国家群殴,这样胜算更大,对燕国也更安全。燕昭王同意了乐毅的提议。

因此,在燕国的倡导下, 公元前284年,乐毅作为统帅,率领五国联军伐齐。齐军主力在济水(现济南西北)西部一举击败。除燕国外,其他四国主张撤军。乐毅知道穷寇莫追,但更知道燕昭王恨之入骨,不灭齐国誓不罢休。因此,他无视撤退的四国兵马,而是指挥燕军直接捣毁齐国都城临淄。齐闵王吓得逃到莒城。乐毅率领燕军进入临淄,将齐国的金银财宝与祭祀器物一起运回燕国。

此后,乐毅派兵攻打莒城。齐闵王正忙着向楚国求助。楚王派了一颗牙齿作为将军。打着救齐的旗号,他抓住机会占领了淮北等大片土地,深入莒城,与燕国平分齐国的领土。不久,齐闵王就死在了他的牙齿手中。

消息传来,燕昭王仰天长啸,痛哭流涕。卧薪尝胆近30年,破国杀父之仇终于报了。

围困即墨故城,收买人心

乐毅大获全胜。然而,历史演变到这里,历史学家的笔法开始暧昧起来。

据《史记》报道,燕昭王听说大捷,亲自到济水边奖励三军,并封乐毅为昌国君,封地在山东,还派他攻打其他未攻下的齐城。

《资治通鉴》的记载明显不同,也更为详细,说乐毅攻破临淄后,禁止掠夺人民,消除恐惧。与此同时,齐闵王苛政被废除,当地圣人被任命,齐桓公和管仲被祭祀在临淄郊区,使齐国上下心悦诚服。在这种情况下,他只用了6个月就攻下了齐国70多座城市。在齐国境内,只剩下两个城市未能攻下。一个是莒城,一个是即墨。当然,这里的即墨是指现在位于平度境内的即墨故城。君城仍由齐国皇室占据。齐闵王死后,儿子的法章即位,这就是齐襄王。而即墨在原主将即墨大夫战死后,田单被选为主将。他是乐毅遇到的真正对手。田单死守即墨,乐毅久攻不下,于是改变策略,命燕军离城九里安营扎寨。还下令:“如果城里的人出来了,可以放他们走。看到穷人,就发盘缠。这是攻心之法。这样的一围是三年。

这时,燕国已经有传言了。一位侍臣上奏:“乐毅很容易攻下70多座城市,为什么剩下的两座城市都打不下来?事实上,他不愿意攻击。攻击后,他不必让班主任回到朝鲜吗?为了成为齐王,他想收买人心。乐毅这几年并没有反抗,而是想起了自己在燕国的妻儿。但是齐国有很多美女,他很快就忘记了妻儿……”这种话是最恶毒的。平度文史专家陈传瑜分析说,纵观中国历史,你会发现,如果你想扳倒一个重要的大臣,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在皇帝面前说他可能会叛逆。即使“不必要”,即使皇帝是明君,他也会立即用放大镜观察你,只要有一点线索,他就会伤害杀手。

在这种情况下,燕昭王亲自去奖励三军。但是,燕昭王表现得很大方。他不仅当面杀了打小报告的侍臣,还说:“乐君为寡人报仇,齐国本该归你所有。想象一下,如果乐君和燕国结盟,那就是燕国的福分。燕昭王又下诏,给乐毅妻子王后的衣服,给儿子公子的衣服,给车马,想立其为齐王。乐毅吓得跪在地上,冷汗直流,连称自己忠于燕昭王,誓死不当齐王。史官写道:“由是,齐人服其义,诸侯怕其信,不敢复有谋者。”

乐毅想成为齐王吗?这是历史的谜团。陈传瑜说:“想想看。刘备把孤儿托付给诸葛亮,说如果刘禅做不到,你就成为自己的皇帝。诸葛亮为什么害怕死?一旦你同意,生命将立即处于危险之中。这有点像乐毅。”

然而,齐国人对乐毅有很好的印象。到目前为止,古岘豆腐仍然是一个主要特色,传说是乐毅传下来的。而不攻击即墨,也受到慢火炖豆腐美味的启发。

昭王回去后不久就去世了,燕太子即位,这就是燕惠王。随着新王即位,乐毅的命运也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乐毅到底是谁?诸葛亮为何要自比管仲乐毅?谁是乐毅?为什么诸葛亮要自比管仲乐毅?

,,

  • 管仲的能力:管仲做了什么改革使齐国称霸?
  • 管仲正式接受政权对齐国的影响是什么?鲁庄公十二年,南宫万杀宋国君。在乘丘之战中,宋与鲁交战,结果宋大败,南宫万被俘,...

  • 大名鼎鼎却不知名!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燕昭王?
  • 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杰出君主,也就是燕国面临危机的时候。经过28年的艰辛,他终于使燕国由弱变强,一举击败了强敌齐国,...

  • 管仲:[经济国有化]和军事改革为齐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历史上记载齐桓公选择管仲是他的重要大臣鲍叔牙的建议。在鲍叔牙的建议中,只有一句话给齐桓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国王...

  • 管仲与鲍叔牙是何关系?管仲与乐毅又是何关系
  •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现在,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

  • 孟尝君不为人知的一面:为身高怒杀数百赵国人
  •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大家早就熟悉他的事迹了。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孟尝君光鲜华丽的外表下...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