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文臣范仲淹成了西夏彻底治愈的人?

庆历新政虽然败犹荣,但为王安石的变法拉开了序幕,后人知道他是政治家;“先忧后乐”,流传千古,为后人树立了生活标准,后人知道他是作家。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范仲淹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成就并不逊色。

宝源元年(1038),党项族首领袁浩离开宋朝,开始了另一个西夏。从那时起,西北边境的灯塔已经稳定了几十年。面对元浩率领的10万军队,宋军感到尴尬,没有战斗力。延州北部数百英里的村庄大多被抢劫和掠夺。这震惊了首都大师,也改变了范仲淹的命运。

仁宗任命夏松为前线教练,并根据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聘副使,尹洙同行。

太阳穴霜染,仕途艰辛的范仲淹立即进入京面圣后西行。在韩琦、夏松眼里,20万宋军,当与西夏寻求决战时,一举击败。同样是文人的范仲淹并不盲目乐观。经过个人检查,他发现宋军的军备已经放松了很长一段时间,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在“强弱分支、重文轻武”政策的指导下,士兵不知道将军,不知道士兵,军队凝聚力不足,战斗力低;以文人统一军队的艺术,决定战争战略,不能真正理解敌人,更不用说改变,难以取胜了。

[img]127193[/img]

庆历元年(1041)正月,宋军在西夏大败。16名将领阵亡,1万多人惨死战场。在回家的路上,成千上万的士兵和家人痛哭流涕,韩琦掩面哭泣。他不是一个大臣,但他不能忍受自己的责任,无法胜任自己的位置。

事实证明,宋军当时迫切需要改革。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分析了宋西夏的国情后,范仲淹确定了西夏的综合战略,即保卫局。以经济为后盾,政治孤立,军事重组,以北宋巨大的经济实力消耗西夏国力,逐步反击。范仲淹以“重文轻武”的政策,开始整顿西北边防军。

范仲淹采用种世衡的建议,建造延北城。然后封锁夏宋边境,与堡寨相连,形成严密的封锁线。精锐士兵去冗长,从当地猎人中挑选强壮的人,消灭大陆老弱冗长士兵,最终选出18000人,分为六个部门,每个部门3000人,成为边防军的主力军。改革更加守法,取缔按军阶高低先后出阵的机械临阵体系。以各将领统领各部门,使将军之间形成稳定的关系,增强凝聚力。临阵根据情况出战,方便将领灵活指挥,应对多变的军情。特别有价值的是,范仲淹坦诚相待,慷慨优惠,严惩边疆少数民族,使他回归宋朝,孤立西夏,巩固边防。

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成效。北宋政权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维护,西夏经济不支导致政治变化,国力削弱。

庆历两年(1042年),范仲淹命令长子春佑和将军赵明带兵袭击西夏军,夺回马铺寨。与此同时,他带领军队深入西夏军防,当地建城,仅十天就建成了新城。这是著名的孤城大顺城,坚守宋夏边境。西夏来袭时,发现宋军形成了以大顺为中心呼应堡寨的坚实体系。西夏军没有成功返回。从那以后,范仲淹被称为“胸中有数万名士兵”。

由于多年的战争和国力的损失,越来越多的人向宋投诚。庆历四年(1044年),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北稳定。范仲淹以最低的代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和他的政治变革。

一代著名的儒家思想,没有战争,但可以战斗。范仲淹可以被称为宋朝文人统治军队的典范。不幸的是,毕竟,像范仲淹这样的儒家将军并不多,学者领导军队并不能扭转北宋军事薄弱的局面。”虽然国家很大,但好战会死,虽然在繁荣的时代,忘记战争会危险”(司马法),虽然北宋很繁荣,忘记战争轻武器,但不会危险!这对今天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警告。


为什么文臣范仲淹成了西夏彻底治愈的人?为什么文臣范仲淹成了西夏彻底治愈的人?

,,

  • 为什么说是地震帮助成吉思汗攻灭了西夏王朝
  •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

  • 为西夏奠定基础的李继迁:元昊的西夏国发展
  • 李继迁出生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银州防御使李克燕的儿子很小就以他的智慧和勇气而闻名。12岁时,他被授予管理部落,负...

  • 成吉思汗皇后察合公主:西夏国主李安全之女
  • 察合公主(生卒年不详),成吉思汗众妻妾之一,嵬名氏,察合是她的本名。她是西夏国主李安全之女,因此又被称为「夏公主」。 12...

  • 为什么西夏第一猛男皇帝李元浩下令全国剃光头?
  • 袁昊颁布了“剃发令”,所有党项男子三天内剃光头顶,只留边缘一圈形成短辫子,否则格杀。他率先换上了新发型。 元昊(公元100...

  • 庆历新政都有什么内容?范仲淹与庆历新政有何关系
  •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年少时家贫但非常好学,对天下有自己的抱负追求,常常勉励自己...

  • 李元浩:西夏王朝的结局是死在儿子手里的
  • 1004年5月初五,西夏王朝第一代皇帝李元浩出生。十几岁的李元浩,平时喜欢穿白色长袖衣服,戴黑冠,戴弓箭。他经常带10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