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昊颁布了“剃发令”,所有党项男子三天内剃光头顶,只留边缘一圈形成短辫子,否则格杀。他率先换上了新发型。
元昊(公元1004年)-1048年),党项人。西夏开国之君,根据西北之地,对宋作战,三战三捷。在他之前,他的祖父两代一直在北宋称臣。北宋没有西北之患,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辽国。袁浩诞生了,宋朝进入了一个被北方许多强大邻居包围的时代。
公元1041年,北宋轻骑数千人,疾驰至好水川。
这是宁夏六盘山的一个堡垒,入口狭窄,腹地开阔,路边充满了悬崖。奇怪的是,刚刚与宋军作战的西夏士兵在路上失去了盔甲和盔甲。
“快看,路上有几个箱笼。”
“砰砰”的声音从笼子里传来,宋军好奇地打开了它。领导任福沉浸在追求胜利的喜悦中,早已忘记了老板韩琦“能战就战,不能战就绕行”的解释。直到笼子里有一群鸽子,他才突然回答说:“信鸽!我们倒下了!”
西夏军队从山谷中涌来。鸽子盘旋后,他们很容易锁定宋军的位置,一举围歼。7000宋军,要么阵亡,要么跳崖,任福也以身殉国。战局惨烈,震惊了北宋高层,引发了人事地震,朝鲜重要大臣韩琦辞职。
[img]121112[/img]
信鸽第一次用于水川之战。这个计划来自西夏皇帝元浩。
打造西夏文明
1004年,正当宋辽签下“禅渊之盟”时、元昊宣布休战时出生。这个巧合,就像上帝对宋朝命运的苦笑:阻止辽国,阻止西夏。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袁浩的出生也是一个苦笑:他的祖父李继迁去世了。党的一代英雄以北宋为代价,在西北站稳了脚跟。
袁浩的父亲李德明继承了“三明治蛋糕”政策。在外交文件中,宋朝被称为南方,契丹(辽)被称为北方。除了不冒犯外,他们还悄悄地走私边境,积累财富。
元昊小时候很漂亮,“圆脸高鼻深目”,读兵书,学佛经,学汉语藏语。有一天,他的父亲告诉他,“我们家穿了30年衣锦绮,这个宋恩也是”,我们永远不能背宋为帝。元昊立刻顶上一句话:“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之为!”
袁浩说。成年后,他在河西走廊作战,先后攻下张掖、敦煌、安西。有一段时间,党项横扫西北大地。
当他的老子双腿一伸荣登极乐时,袁昊就大展拳脚。
然而,袁浩非常清醒,并不急于对外战斗,而是在内部塑造了民族特色。他宣布,从那时起,他放弃了唐宋皇帝赐予的李赵姓,并改回了党的姓氏;颁布了“剃须令”。所有党的男人都会在三天内剃光头,只留下一圈边缘形成一条短辫子,否则他会杀人。他率先换上了新发型。
这个“剃须令”意味着“留头不留头”。但它的聪明之处在于,只有党员才能恢复民族传统,从不强迫他人。几百年后,清朝将这一政策“抄袭”为强迫汉人剃须,导致“江阴十日”、“嘉定三屠”大悲剧。
在服装方面,袁浩选择了维吾尔族服装。当时,西北地区戴着尖顶,穿着白色圆领、窄袖和收腰长袍,这是最时尚的服装。“维吾尔族服装维吾尔族马”很受欢迎。
然而,单靠发型和服饰来统一民族特色是远远不够的。袁浩想到了这些话。自秦始皇以来,“书同文”是凝聚人心的唯一法宝。袁浩创作了12卷单词,这在党的项语中很流行。西北地区的人们写了一张欠条,这是党的项目,而不是汉字。直到明朝,党的项目才逐渐消失。
文治既成,其他,如州县、兵制,对袁昊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公元1038年,元昊建立了“大白高国”。消息传到开封,宋代称之为“西夏”。
为什么西夏第一猛男皇帝李元浩下令全国剃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