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什么汤和在好杀功臣的朱元璋手下安然无恙?

明朝洪武年间,当官可能是“高风险产业”。

经过胡和蓝玉案,明朝有3万多名官员被杀。洪武的开国功臣几乎被一网打尽。徐达、常遇春等人,如果不早死,恐怕也逃不过灭门之灾。然而,也有一个名人,位于信国公,一生富贵谨慎,最终获得了“功名终”。这个人叫唐和。

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史》《汤和传》说:“与太祖同里”“读HAN”这个词的意思是“里巷之门”。也就是说,汤和朱元璋不仅是同乡,还在一条小街上长大。汤和“幼有奇志,嬉戏尝试骑射,部勒群儿,及长,身长七尺,迷人多策略”。这段话至少说明了几个意思:一是汤和从小有野心;二是善于骑射和武功;第三,有领导欲,是“孩子之王”。;四是英俊高大,聪明有谋。显然,这是一个非凡的人。

据说唐和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先生参加农民革命的向导。郭子兴起事时,胸怀大志的汤和已经“帅壮士十余人归之”,他因为勇敢的战斗,得了一个小官,“以功教千户”。此时的朱元璋,还留在皇觉寺当小和尚。唐和念及旧情,曾写信给他的“发小”朱元璋,请他出来共谋义举,共享财富。然而,在《明史》中,却没有提到这一点。《太祖本纪》只记载了朱元璋的“卜神”:“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都不吉利,而是说:‘得不当大事吗?“卜之吉,大喜,然后以闰三月甲徐朔入濠见子兴”。也就是说,那一年,朱元璋正在皇觉寺,想着去别的地方躲避战争。于是,他在菩萨面前占卜。然而,与留下的占卜相处是不吉利的。怎么办?朱元璋自言自语道:“要我做一件大事吗?于是再卜,结果是大吉签。那天晚上,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子兴奇其貌,留为亲兵”,朱元璋从此发财。呵呵,这样的描述,无非是想说明朱元璋完全有意识地参与了农民革命。

为什么汤和在好杀功臣的朱元璋手下安然无恙?

然而,史料中留下了许多有趣的细节。例如,《汤和传》记载:“从取和州。许多太祖等夷时,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郭子兴对朱元璋的重视,其原因只是“奇形怪状”。郭子兴似乎也是一个会看相的人,他后来竟然把养女嫁给了朱元璋(即马皇后)。但诸将根本不服。只有这汤和,有自己的先见之明,似乎早就看出这家伙将来要做皇帝的料儿,“独奉约束非常谨慎”。朱元璋自然很高兴。很多对汤和的好感,估计是当时留下的。从此,汤和鞍前马后,为朱明天下汗马一生。以汤和之功,位列徐达常遇春后,功莫大雁。朱元璋为什么要放下一百颗心,这位功盖一时,资格最老的大功臣?史书说他低调谨慎等等。也有人说这是性格决定的,他不贪功,不图利,知相知趣等等。然而,这些说法并不准确。在我看来,汤和之善终,盖因其做人的大智慧。

事实上,汤和有多聪明。他从小雄心勃勃,也知道“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的道理。洪武一朝,功臣纷纷被杀,尤其是胡卫庸的案发,牵连无数,使汤和前胸冷后心凉。他知道朱元璋最大的心脏病是功臣手中的权利。因此,他做出了重大决定,主动辞职,回家养老。明史记载:“皇帝(朱元璋)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徐达)、曹国(李文忠)都是前卒,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没有以发也”。于是,汤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归故乡,为容棺之墟,待骨。"帝大悦"。可以合理地说,朱元璋应该有一点保留意义。毕竟,他既是童年伙伴,也是“革命引路人”。他的反应是欢乐,然后“立赐”,竟然立即准备,立即在凤阳为他修建府第,给他奖励。在朱元璋看来,汤和小子还是很清楚的。若满朝功臣,都像汤和一般,还需要我痛下杀手吗?

然而,朱元璋仍然是一个怀疑心很强的人。洪武一朝,告老归乡的人,依然有人逃不掉被杀的命运。所以,处处忠诚,处处小心,仍然是回家养老的基本原则之一。谁能逃脱朱元璋的视线?因此,聪明的汤和,辞职后,依然处处约束自己,最终让朱元璋解除了警惕。《汤和传》说:“晚年越来越恭谨,入闻国论,一句话也不敢泄露。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收获奖励,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他从不以功臣为己,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律纪律,避免授人以柄。他还守口如瓶,守口如瓶。特别是他的“妾百余”,重病后,全部给钱遣散回家,收到的朝廷封赏,也分发给村民。最重要的是,据史料记载,唐和回到家乡后,遵守一个标准:从不与当地官员交朋友,询问政治问题。他的生活就是整天喝酒下棋,游山玩水,享受孙子,给人一种只贪图安逸,百事不问的印象。朱元璋对此非常满意。

汤和终身好酒。自古以来,酒可乱,酒可坏。史料中有很多记载,说汤和“颇有酒过”。然而,虽然经常有汤和饮酒,但有些事情似乎是故意装出来的。《汤和传》曾记有一件事:“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五镇这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称之"。史家们似乎都是为印衬汤和之过而写的。众所周知,此时的汤和,脑子清醒得很清醒。当时,唐和守卫常州,有事要求朱元璋,但没有得到批准。他很沮丧,像往常一样想喝酒,然后说出了这种抱怨。以汤和之功大,何必主动表功?我怀疑。事实上,汤和的意图是清楚的。他只想向朱元璋表明,我汤和只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为了一件小事,他可以在酒后胡说八道,在酒话中争论只是一点功劳。

有一张附近的证书,似乎可以解释问题。常州民间有一个“人口团子”的传说。一般与此事有关。唐和镇守常州,当时朱元璋杀功臣,心慌意乱。汤和也感到自危。因此,汤和经常借酒自隐。他经常酒后理政,误杀无辜。为了避免误杀,汤和的副将做了几个假头,染上了血色,每当汤和酒醉发怒要杀人时,就把假头当堂一献。汤和醉眼朦胧,掀鬓大笑,第二天就把事情都忘了。即使你看到他想杀人,也没关系。因此,他的副将军秘密下令,每个家庭都用米粉做几个假头,以防被汤和误杀,以确保人口安全。因此,他被称为“人口团体”,并被传播为新年的习俗之一。汤和想证明什么?无非是想说明他是个酒鬼,是个糊涂的人耳朵。

朱元璋是否看透了汤和之的醉酒?恐怕很难推断。然而,朱元璋乐于顺水推舟。当年谈功行赏的时候,他还把汤和之过拿出来说事,居然找茬,故意贬其功。别人,被封为公爵,汤和只得了个侯。“伐蜀还,面数其逗挠罪”。几年后,汤和被封为信国公,朱元璋不忘此事,历数其过失,并将其刻在免死铁券上。上海话称这种做法为“牵头皮”。其实朱元璋的举动也是给别人看的。以汤和功劳之大,我朱某还能做到这一点,对别人来说呢?汤和怎么办?他更聪明,“顿首谢”,战战兢兢,自我反省。汤和朱元璋一起长大,多年共事,知之深恐无出其右。不过,既然看透了,汤和还决不能让朱元璋有洞察力,糊涂就要糊涂透顶,这才是最高境界,可见其心智之高。唐和告老后,应朱元璋的邀请,再次出山在东南沿海“备日”,共建卫城59处,使“日寇多年不敢轻犯”。在此期间,汤和为官,也在当地留下了许多名声。然而,事情一结束,他就回家了,从不爱栈。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初一,唐和上朝向朱元璋拜年,突然得了急症,无法言语。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重,估计是好不了的。这时,朱元璋听了之后,自然感慨万千。明史说:“帝思见之,以安车入圣,用手摩之,与诏书中的旧故和兵兴很难理解。而且不对,只是稽首而已。帝为流涕。朱元璋命人把汤和送到南京,手里拿着汤和抚摸着,不禁谈起童年的情景,以及兴兵起事时的困难。此时的汤和,早已无法说话,只是点点头。“糊涂”了一辈子的汤和,即使有什么肺腑之言,恐怕也说不出来。只有他知道他心中的痛苦。此前,他的长子唐鼎随沐英进入滇平乱,不幸死亡。他的长孙唐生和曾孙唐瑜都死了;他的老部下英国公开国功臣傅友德刚刚被朱元璋杀害。唐和傅友德是他们孩子的姻亲。他还能说什么?!朱元璋也是老泪纵横。童年伙伴,老人,杀人,死人,只剩下一汤和。这种悲伤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又是谁的错?!这个世界上的人,似乎都能共患难,却不能同样富贵,也是人性所致。

洪武28年8月28日(1395年),唐和去世,享年70岁。朱元璋封为东瓯王,死于襄武,埋葬在凤阳曹山(蚌埠市龙湖公园)。唐和墓面对龙子河,背着曹山峰,水光山色,相得益彰。这是一个风水好的地方。看着唐和他的一生,他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迷茫的生活换来了一个好家。


为什么汤和在好杀功臣的朱元璋手下安然无恙?为什么汤和在好杀功臣的朱元璋手下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