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简介:欧阳修唯一钦佩的文人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1002-1060年)。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及格,以阴补河南主簿。50岁以后,于皇佑三年(1051)开始召开宋仁宗的考试,给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由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写《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注为孙子十家(或十一家)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等。词存二首。

在宋代,当官几乎是读者唯一的出路和追求。因此,进馆、入阁、点翰林、当学士(宋朝置“史馆”、“秘阁”、“资政殿”等,分掌书籍、经籍、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成为读者的人生理想,也成为他们事业成功的象征。宋代,一个才子,尤其是世界公认的才子,如果不能进馆入阁,就会被遗憾和嘲笑,大诗人梅尧臣就是这样。

梅瑶臣出生在官宦之家,从小就热爱诗歌。他反对宋初西昆体诗歌表面的浮艳和内容的空洞,注重平淡、含蓄、深远,给北宋诗坛带来清新之风。然而,并不是所有有才华横溢的人都能被进士录取,正如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所说:“帝制时代考科举,原来是十考九不取。反复考试是正常现象;考试是异常和事故。”@ 虽然梅瑶臣“工为诗”,有才华,但他的科研之路坎坷崎岖,屡试不第。最后,他不得不“拼爸爸”,通过父母的功劳,授予太庙斋郎和河南县(隶属于河南府)主册。

[img]126438[/img]

这位小官运气不错,刚出道就遇到了好老板钱唯演。宋仁宗天圣(1023-1032),钱唯演以同中书门下的平章事出任西京(今河南洛阳市)留守,称“使相”,与宰相平等。钱唯演是朝中大臣,尊重人才,携手后进,堪称伯乐。他对当时在洛阳工作的梅尧臣、欧阳修、尹洙等一批年轻人才给予了很多帮助,尤其是对梅尧臣和欧阳修高一眼,深爱着他们。他们经常和他们一起唱诗,在同事中广为延名。因此,梅尧臣和欧阳修被世界称为“梅欧”。

只是梅尧臣在钱唯演眼里是个天才,在民间也有诗名,但朝廷从来没有把他当成天才。洛阳任满后的岁月里,他还在江西、浙江、陕西等地工作,历任县令、监税、监仓等职,一干三十年。像他这样文名显赫,经过多地工作、多岗位训练的人,总是徘徊在地区末吏的岗位上,相当少见。许多士大夫认为,像梅尧臣这样的大才子,不进馆入阁,真是浪费才华。元年嘉佑(1056),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联合向宋仁宗推荐梅尧臣。在大家的遗憾、赞扬和轮番推荐下,宋仁宗决定采访这位世界著名的诗人。一试,果然才华出众,便给他进士出身,出任国子监直讲,后任尚书都官员外郎。然而,这位员外郎仍然只是个不能上台的散官闲职。更令人遗憾的是,梅尧臣在都官外郎任职几天后就去世了。梅尧臣的命运令人叹为观止,有些同事甚至为他抱怨:“赢得孩子叫夫子,可怜的名字只有官员。(宋代赵与诗)

然而,梅尧臣似乎对自己的仕途没有太高的期望。宋仁宗在嘉佑年间(1056-1063)征召他编修《新唐书》。接到皇帝的征召后,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妻子刁氏说:“我的修书可谓猴子进了布袋。好动的猴子,塞进布袋里,多难受?表达了他不情愿的心态。知夫莫若妻,刁氏的回答更直接:“君于仕宦,何异鲶鱼上竹竿耶?谁见过能爬上竹竿的鲶鱼?

的确,梅尧臣对当官有自知之明。他在基层工作了30年,每天一步一步地履行职责,但他的官运一直很差。但是公务之余吟诗作赋,不亦乐乎。据宋代孙升的《孙公谈坛》介绍,梅尧臣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游山游水,一直吟咏。他随身携带一个储存纸笔砚的“算袋”,有时灵感一来,突然离开,从“算袋”中取出纸笔,奋笔疾书。有人偷看了他的纸,发现上面写的都是诗,或者是一联,或者是一句。后来,这些苦涩的断章成了他诗歌中的警句、绝对和神来之笔。

作家欧阳修一生佩服的人不多,但他对梅瑶臣信服不已。他“自以为不及”,并以“穷后工”高度评价自己的诗歌。他认为是仕途的坎坷和生活的艰辛造就了梅瑶臣和他的诗歌,可谓一言两语。对于那些在路上奔跑的人来说,繁荣的官方运气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对诗人来说,失败的官方运气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多一个明智的诗人总比多一个平庸的官员甚至胡说八道的坏官员要好。


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简介:欧阳修唯一钦佩的文人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简介:欧阳修唯一钦佩的文人

,,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